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
- 相关推荐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1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今天,我翻开《神童点子故事》,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爸爸从集市上买来了一些金黄的鸭梨,他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上学期,我被评为“有孝心的好少年”单项奖,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中午学校发餐点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姐姐十五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 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网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高梵晟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高梵
晟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现在,我才知道,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新年都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该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2
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节俭的呢?读了《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后,我想给大家讲讲董三泉的故事。
董三泉是明朝一位为人正直的官吏,先后做过县官、知府。董三泉在生活上十分注意节俭。他不仅自己生活起居一切从简,住的是普普通通的宅所,平日里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且还非常注意治家勤俭。董三泉的妻子有心想劝说他置办些新家具,可董三泉却说:“我们的生活比一些平民百姓高出不少了。这些家具如果是放在贫穷人家,还是好东西呢。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
董三泉要求儿女也很严格。平日里他不许儿女总穿绫罗绸缎,而要他们多穿粗布缝制的衣服。
小朋友,你们想,董三泉这样有钱的人家,竟然这么朴素。换成别人,盖新房、买田地不用说,挥金如土平常事。任随子女穿绫罗绸缎,不会在意子女花钱大手大脚。你说,我们该不该向董三泉学习呢?
是的,过年时,大家一定收到很多压岁钱吧。一千、三千、五千,都有可能。那我们该用这些钱干什么呢?有的小朋友会用它买昂贵的玩具,有的小朋友用它痛快地买零食。握着大把大把的压岁钱,觉得理所当然,忘了长辈们的心意,甚至顶撞爸爸妈妈的劝告,任意支配。我曾经也有过这么多压岁钱由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念头哦。但读了《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后,我要像董三泉那样做一个节俭的人。听妈妈说,把一千元存进银行,一年后会增加利息30元。我和弟弟打算把一部分钱存进银行,剩下的钱用来买书啊,文具啊,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建议大家也和我一样做董三泉那样节俭的人。
快开学了,我去商店买文具,一进商店,我就被一个很漂亮的书包吸引住了:我喜欢的粉色,书包上的贝儿公主甜甜地对着我笑,底部有轮胎,顶部有拉手,上学时还可以在地上抽拉。啊!这个书包我超满意。虽然价钱很贵,但我不在乎,反正压岁钱多多。我马上把那个书包抱在怀里,怕被其他小朋友买走。一会儿,我开始犹豫,想起董三泉的妻子想劝说他置办些新家具,可董三泉却说:“我们的生活比一些平民百姓高出不少了。这些家具如果是放在贫穷人家,还是好东西呢。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对呀,我上学期用过的书包,妈妈清洗后放在书桌旁的,颜色不再那么鲜艳,图案有些模糊,边边有些起毛。可是还牢固。可以再用一学期,用不着买新书包。我看了一眼心仪的书包,小心地把它放回原处。然后,我挑了一些必需的学习用品买回家。
小朋友,节俭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别忘了,要从我做起噢,要从小事做起噢。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3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每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会想起《弟子规》这本书。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凡出言,信为先”使我难以忘怀。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要做一个有信用的人。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使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所以我们要是想要成为成功的人,就要学会先做一个有信用的人。
《弟子规》这本书上的好句很多,意义也非常深刻,值得我学习一辈子。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4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它有“忧国忧民”为民清命的爱国精神:它有“默默奉献,本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尽万难的爱国精神”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模范:它有立志勤学自强本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崇高情操:它有“恕己宽人,惩恶扬善”的准则:它有,“诚实可信,质朴说法”的生活信条:它有“自尊自净”和和睦相处的礼节风范等等。
我给你讲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东汉人黄香,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把他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了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钻到了父亲的被窝了,用自己身体把被子温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头扇扇凉。人们都称他所一个孝顺的儿子。黄香长大后,担任魏珺太守。有一年,魏珺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弟所中国人崇拜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家庭社会的细胞。在现代社会的变化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仍然所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
大前世界,纷繁复杂,即景彩纷,有说信怪陆离。美与丑,善与恶对于错是与非,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善恶美丑所非丢错,有所候哪怕差之毫里。也会失之千里。
我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知道了,人要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要维护公平。追求正义,分清所非,作一个半是公道,为人正直的人。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5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美德。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入胜,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受到了深深地启发。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跟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不仅体会到奥妙之处,最后还领悟到乐曲作者的精神世界,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在我的生活中,勤奋二字也时刻伴随着我。就拿弹钢琴来说吧,起初我一点都不懂,对乐谱也一无所知。后来在学习过程中,我每天利用中午的时间练琴,下午放学做完家庭作业之后,再练一个小时,经过我勤奋苦练,老师说我的进步很大,可以考级了,我听了非常高兴。我相信“聪明出于勤奤,天才在于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同样要勤奤,我每天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做好笔记,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还会预习下一课,坚持阅读课外书。每当我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我总忘不了要持之以恒。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勤奋是小船,载我们到达知识的彼岸,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喜悦。“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美德的高峰。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6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把曲子弹熟。从那一刻开始,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卧薪尝胆》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越国国君勾践,为了报仇,从皇宫里搬了出来,搬到了一个又破又烂的小茅屋里。屋顶上垂下一颗大苦胆,每天尝一口苦胆的味道,过着穷苦清淡的日子,用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不忘过去的耻辱。与国人们同心协力,经过了十年的强政励治,推动了国家各方面的能力,振大了势力,终于打败了吴国。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毅力,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才能战胜困难打败困难。在生活中,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有一次,我在弹钢琴,那首曲子音很多,我刚弹到一半,手就又酸又痛,简直不能动了。那一瞬间我真的想放弃算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平时老师常对我们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就可以取得成功!于是我忍耐着酸痛,继续努力弹钢琴。终于,我在钢琴老师那里通过了这首曲子。我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欣喜不已。
从这次事件中,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只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放弃,有恒心有毅力,最终都可以成功!所以,我们要向文中主人公学习,用自己的恒心自己的毅力,到达成功的彼岸!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7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告诉了我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特别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深有感触。
面对时间的奔流不息,古往今来,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是大有人在。古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把“五更鸡鸣”之时,当作“男儿读书之时”;鲁迅先生则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个重要的秘决,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少时家道中落,父亲重病卧床,他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避免影响学业,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后来回忆此事,他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所以在他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我的同学在学习中,利用课余时间通读了四大名著。问他有何经验,他说:“我是把玩耍、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出来看书的。”
时间老人无时无刻不悄悄从人们身边溜过,谁也没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就像一首诗所写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相反,那些终日无所事事、随随便便浪费时间的人,时间老人留给他的只能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是最公正的,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定要爱惜时间。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8
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浸染,是雷锋精神产生和接力传递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和思想基础,也是雷锋精神鲜明的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扶危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信条,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尊师爱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道德准则。雷锋那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正是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必然产物。雷锋精神在今天之所以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
雷锋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丰富的道德传统宝库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时期的具体表现。雷锋精神融会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以极大的凝聚作用贯注于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中,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魅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又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培育出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因而成为雷锋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永恒价值魅力的无穷源泉。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9
孔融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的兄弟很多,他在家排行第六。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一篮特别鲜美的梨子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准备吃梨。爸爸对孔融说:“孩子,你给大家分分梨吧!”
四岁的孔融站了起来,他来到桌边,踮起脚,先拿起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梨,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然后双手捧着送到了爸爸面前;又拿起一个黄澄澄的大梨,欢快地来到妈妈面前递给妈妈,接着,他把篮子里又大又好的梨一个个地挑出来送到哥哥们的手中。最后,孔融拣起了最小的一个梨,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的!”
曾参教子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很有学问,而且非常讲信用,总是说到做到,也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曾申。
一天,曾参妻子要上街办事情,曾申很想和妈妈一起去,就缠着妈妈非要跟着去。曾申的妈妈这次出门要办许多事情,又想早点回来,就对曾申说:“乖儿子,听话,好好在家玩。妈妈上街回来,杀了那头猪给你吃。”孩子很久没有吃到肉了,听妈妈说要杀猪给自己吃,破涕为笑说:“妈妈,你去吧!我在家里玩,等你回来杀猪。”
妈妈走后,孩子跑到后院书房,摇着曾参的胳膊说:“爸爸,有肉吃啦!”曾参放下书,奇怪地问:“哪来的肉?”小儿子乐哈哈地回答道:“妈妈说,她上街回来就把家里的猪杀了,我们不就有肉吃了么?”小儿子说着,仰着小脸,天真地问:“爸爸,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走,咱们磨刀去,你妈妈回来,正好杀猪。”小儿子高兴地跳起来。
曾参的妻子从集市回来,远远就听见猪的叫声,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赶紧跑进院子。只见丈夫满头大汗地捆着猪,儿子拿一把雪亮的刀子等在一边。她慌忙上前,拦住曾参说:“这头猪这么小,还没喂肥,怎么能杀呢?”曾参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不解地问:“你不是亲口对儿子说,要杀猪给他吃么?”妻子笑着说:“你怎么和孩子一样见识,说杀猪就杀猪。我当时被儿子缠得没办法,哄他的呀!何必当真?”
“你怎么能哄骗孩子呢?”曾参收起了笑容,严肃地对妻子说:“孩子小,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都有影响。你今天骗了他,他以后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去哄骗别人。再说,你在孩子面前说了假话,他很难再相信你的,以后还怎么对他进行教育?”
妻子听曾参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只能答应杀猪了。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10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国家,闪耀着人们以勤劳和智慧所创造出的灿烂文明。中华美德,也在我们发展与进步中渐渐散出光芒,于是中国便有了“礼仪之邦”这样的美称。而当一个文化之都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时,中华美德的光芒却因受到外来文化和不良思想的冲击,被人们忘却。我们应该继承这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中华美德:从孔融让梨到一字千金,无疑都是在告诉我们孝敬与诚信。我认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规则。人要是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什么事也做不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名字叫《曾子杀猪》。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不停地哭闹,曾子的妻子就跟孩子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后来,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忙阻止道:“我不过是哄哄孩子的,你怎么能当真。”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以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分明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便把猪杀了。事后,他告诉妻子:“说到就要做到,这就是诚信。”
曾子深深懂得,做人应该诚实守信,如果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是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当今社会,有许多不守信用的人,他们不懂得在一切道德品质中诚信才是世界上最需要的。不论你学历多高,真诚与朴实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席勒说过:即使你衣衫褴褛,也不要忘记穿上诚信的衣裳。因为生命是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惟有诚信使你看清真正的自己。
所以,让我们向着传承传统美德这个目标,一起努力!让他发扬光大。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1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教会了我们许多炎黄子孙的品质:团结友爱、爱国爱民、孝敬父母……而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孝敬父母》了。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每当我听见这首歌,我就会想起父母。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将我们养育成人,为我们撑起一片天,而且从不求回报。而我们,却从未想过感恩。
在《孝敬父母》里,我读到了许多感恩父母的故事,让我为之震惊,一个故事给我一个感动。这个故事,则让我永生难忘——《子路背米》。
孔子的学生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吃一些野菜,而父母十分想吃米饭。子路没钱买,就想着去找亲戚借一点米。可是亲戚家要翻过好几座山,子路犹豫了。但是让父母吃上米饭的决心胜过了一切,子路拿着袋子上了山。途中,子路不知摔了几次跤,不知饿了几顿饭,但也只是匆匆赶路。他历经风雨,翻越群山,终于让父母吃上了米饭。
啊!子路是多么孝顺啊!我脸上火辣辣的:现在的环境与子路那时真是天壤之别。平时都是父母买菜、做饭哪儿有我操的心!连买东西都是父母陪着的,更别说帮父母买东西了。而父母只是默默地帮我做事,一句怨言也没有。我真想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说一句:“您辛苦了!”我给父母的温暖是表面的,但父母给我的温暖却是永存心底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开始学着感恩。我在父亲下班时,捧上一杯热腾腾的茶,说声:“您辛苦了!”父亲的眼睛竟流露出一丝欣慰。我在母亲做完家务后,搬来小板凳,为母亲捶背,说声:“我爱您!”母亲顿时泪光闪闪……
也许,感恩只需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真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微笑,一个体贴的动作……它们犹如一个个美丽的小音符,谱写着人间最动听的乐曲,让父母都可以沐浴着阳光雨露般的爱。
三字经说得好:“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古今往来,有多少孝敬父母的榜样;风风雨雨,有多少父母为我们付出一切!
我们不知道人生漫漫长路上还会有什么挫折,我们也将会为父母撑起一片崭新的天。但因为我们捧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将不畏惧任何风雨!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12
今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非常引人入目。它即住、增长了历史知识,又是我深深地受的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到深夜,手指头都有血了,最后终于领悟的乐曲的深奥之处了,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勤学好问是我中华民族以中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美一个血生都应给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校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发生什么是。父母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边大江南北。
长大后,我们因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们却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放弃自己的前途,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父母吗 爸妈谢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们、要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你们。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13
今天,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节俭。因为我觉得这三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不过,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之,读了《中华传统美德》这一本书,使我受益无穷,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从小起,要诚实、节俭……做一名知荣辱,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14
前不久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故事令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其中的诚信篇让我认识到了诚信的可贵。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曾子杀猪》,讲的是孔子的徒弟曾子诚实守信,教育儿子时竟因妻子哄小孩子的一句话:“回来我给你杀猪吃。”便把猪给杀了,来实现承诺。后来他的儿子也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让人十分信任与尊敬。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狼来了的故事,那个爱撒谎的放羊小孩,只为多次骗人,最后他的羊全被吃掉了。真是应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了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学家匡衡壁借光,远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力径,我们只有艰辛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15
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
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中华美德》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
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非常后悔,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了。弟弟在我的带领下,也越来越懂事了。
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自己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
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当……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初一童年回忆作文800字】相关文章:
回忆童年叙事作文09-22
难忘的回忆初一作文04-07
回忆童年趣事的初中作文02-16
童年的回忆说说11-19
回忆童年感慨的说说09-21
初一童年的学生作文11-19
回忆童年感慨的说说14篇10-12
回忆童年感慨的说说12篇08-16
回忆初中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