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方案

时间:2023-04-19 08:05:29 方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数学教学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教学方案

数学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活动准备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活动过程: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数学教学方案2

  新的学年开始了,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特定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班的这些学生来自周围的自然村及社区。他们大部分天真活泼,有礼貌守纪律。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不主动回答问题等。通过入学测评,发现有几个学生学习较差,认知能力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这册教材的数与代数领域,首先联系实际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内的一些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宽窄、厚薄,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方面,通过“分一分”初步学习把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材注意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全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找找周围的数》《大蒜有几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道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算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情景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情景中认识上下、前后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他们的基本特征。

  (3)联系具体情景,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形状、颜色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的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景和问题,发展简单的合理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显示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验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

  教学任务保障: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有成功感。

  优生措施:做好优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时开座谈会,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和意志,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轻装上阵。在教学中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与动机。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造与探索的空间,释放创造潜能。

数学教学方案3

  【教材分析】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子的用处,之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例1,是用尺子录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例2.安排了让学生录一条线段和录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量物体的长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渗透学法。

  本课认识I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厘米量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我都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造”的模式进行。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

  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细致、到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形成技能。

  3.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录。学生对物体的长度己有初步的认识。但这节课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必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

  学会录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筛得测最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厘米录比较短(整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

  2.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初步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子。学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尺子、剪刀、图钉、线、宽I.厘米的白纸条、小棒、彩条卡片(黄彩条长8厘米。红彩条长5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数字卡片、反馈牌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根长10厘米。竖放;另一根长11厘米。横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条线段。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可能猜竖放的.长。也可能猜两根一样长。

  设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它们的长度呢?

  【设计意图】:开课。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使学生回忆己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尺子最。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刻度尺教师提出问题,折导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显示讨论题:

  1.拿出你们的尺子。认真观察。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天天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找一找。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中。

  (二)认识厘米1.1厘米有多长?请大家尝试着在尺子上指出来。

  2.电脑显示从0到1,从1到2.从2到3……每段的长都是I厘米。通过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出:每相邻两条较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从0到2.这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厘米?从0到3呢?从0到5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数学教学方案4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基础知识的培养要求:

  (1)了解角的相关概念及垂直的概念.

  (2)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并会求解析式.

  (3)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并应用其解题.

  (4)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另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5)了解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会判定哪些是确定事件或不确定事件。

  (6)了解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并会运用它们运算.

  (7)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8)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外角等相关概念.

  (9)了解圆的相关概念并会画圆.

  2、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要求:

  (1)、学会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分类的数学思想,学会类比的数学观念。

  (4)、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6)、培养推理论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变革的重点,将小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积极进行自助互助学习型课堂和“五三”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2、要体现“345”优质高效课堂和“五三”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的相关内容。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

  3、体现“三为主”原则: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倡导“三自主”原则: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交流。鼓励“三动”:动脑、动手、动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2、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对学生进行愉快教育,通过“345”优质高效课堂和“五三”教学模式教学,使学生形成人人乐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普遍存在着优秀生、中程生、必培生三部分学生。

  一部分同学基础好,学习兴趣浓厚,因而能够自觉地进行学习。成绩较理想,这部分同学有:

  一部分同学由于不是很努力,学习方法上不恰当,或者由于其它一些别的原因,使成绩处于中游水平,这些同学有:

  也有一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差,觉悟差些,自我约束力差,致使学习成绩不理想,成为必培生。这部分同学有:

  。

  2、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包括多方面,如计算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学生年龄小,知识浅薄,分析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引导。

  3、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本级学生有一部分学习上认真刻苦,逻辑思维能力强,能主动学习,不懂就问,这部分学生一般比较优秀;但一部分学生基础差,干劲不足,课前不预习,上课开小差,课后不复习,抄袭作业,没有上进心,针对他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改进新的教学方法。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讲授的章节及篇章

  第9章:角

  9.1角的表示9.2角的比较9.3角的度量9.4对顶角

  9.5垂直

  第10章:平行线

  10.1同位角10.2平行线和他的画法10.3平行线的性质10.4平行线的判定

  第11章:图形与坐标

  11.1怎样确定平面内的位置11.2平面直角坐标系11.3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11.4函数与图像11.5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

  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2.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2.2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12.3图像的妙用12.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第13章:走进概率

  13.1天有不测风云13.2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13.3可能性的大小13.4概率的简单计算

  第14章:整式的乘法

  14.1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14.2指数可以是零和负整数吗14.3科学计数法14.4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14.5单项式的乘法14.6多项式乘多项式

  第15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5.1三角形15.2多边形15.3多边形的密铺15.4圆的初步认识15.5用直尺和圆规作图

  2、基础知识的内容

  第9章:角:主要讲角的基本概念、性质、垂直的概念。

  第10章:平行线:主要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第11章:图形与坐标:主要讲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

  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其应用.

  第13章:走进概率:主要讲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及概率的简单计算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主要讲幂的性质及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

  第15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主要讲三角形与多边形的概念及圆的初步认识.

  3、学生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1)、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演算、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体现数形结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4、学科德育内容

  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辨证关系,并指出数学应用于实践以及它在生活和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本学期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第9章:角

  重点:对顶角及垂直的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对顶角及垂志的应用

  第10章:平行线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第11章:图形与坐标

  重点: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

  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13章:走进概率

  重点: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及概率的简单计算

  难点:概率的计算

  第14章:整式的乘法

  重点:幂的性质及整式的乘法

  难点:幂的性质

  四、教学研究内容

  1、教学研究重点

  (1)、研究角.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探索和运用

  (3)、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及其的应用

数学教学方案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本章的基础,主要是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生成过程,从而很好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在《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借助单位圆去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二、学生学情分析

  我们的课堂教学常用“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加以反复的训练,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虽然刻意地去改变教学的方式,但仍太多旧时的痕迹,若为了新课程而新课程又会使得美景变成了幻影,失去新课程自然与清纯之味。所以如何进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就很值得思考探索。如何让学生把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迁移到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

  三、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认识其定义域、函数值的'符号;

  3.能初步应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教学难点: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情景引入

  问题1:如图是一个摩天轮,假设它的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它的直径为2R,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一周需要360秒,若现在你坐在座舱中,从初始位置OA出发(如图1所示),过了30秒后,你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过了45秒呢?过了秒呢?

  【设计意图】: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因此选择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此情景设计应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理解。这个数学模型很好融合初中对三角函数的定交,也能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很好地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向任意角三角函数过渡,揭示函数的本质。

  第二部分——复习回顾锐角三角函数

  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过了30秒后,你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分析】:作图如图2很容易知道:从起始位置OA运动30秒后到达P点位置,由题意知,作PH垂直地面交OA于M,又知MH=,所以本问题转变成求PH再次转变为求PM。要求PM就是回到初中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即锐角的三角函数。

  问题2: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点,能你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的正弦函数的定义吗?能否也定义其它函数(余弦、正切)?

  【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3:改变终边上的点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为什么?

  【分析】:先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选几个点,计算比值,获得具体认识,并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体会三角函数值不会随着终边上的点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只与角有关系。

  通过摩天轮的演示,让学生感受到第一象限角的正弦可以跟锐角正弦的定义一样。第四部分——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3,已知点为角终边上的点,点到顶点的距离为R,则:

  【分析】:让学生通过刚才的模型进一步体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要点:点、点的坐标、点到顶点的距离。

  问题4:当摩天轮的半径R=1时,三角函数的定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数学教学方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乘法的含义,帮助学生了解相同数连加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更简便。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乘法算中各部分的名称的认识。

  教学准备

  彩球图、小鸭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

  2+2+2=3+3+3=4+4=5+5+5+5=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请一人口说答案。

  2.让学生观察各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教师:像这样几个相同数连加,我们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教师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彩球图

  依次出示3束气球圈,出示一束时,教师问:一束有几个气球?(5个)

  再出示一束时,问:有几个5?(2个5)

  当出示第三束时,问:现在共有几个5?(3个5)

  要求3束共有多少个气球?用加法和乘法分别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2人一组进行讨论。

  教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出示:(用加法算:5+5+5=15,用乘法算:53=15或35=15。)列完算式,让学生把乘法算式读一遍。

  (2)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因数因数积(边板书边跟老师齐读并牢记)

  教学例3

  出示小鸭图

  指导学生看清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几只小鸭?

  要求用两种方法求,指名一学生板演。

  校对答案。

  体会并小结:用乘法算式表示简便!

  三.练习巩固

  做一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校对。

  2.练习九第5题

  要求同桌小朋友合作完成:

  (1)两人各选1小题,独立完成。

  (2)互说图表示的意思和算式的意义。

  练习九第6题

  写出乘法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读出乘法算式。

  3.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并个别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文字题:(1)3个8相加,和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3)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多少?

  要求,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

  练习九第十一题

  指导学生看清图意,以72为例解释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这样做?

  四.作业:

  1练习九第9、10题

  2.《随堂练习》

数学教学方案7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预案:

  一、情景引入激活思维

  1、引言

  教师介绍学校体操比赛活动情况。相机解释“横队”、“纵队”“方阵”等词。

  2、收集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

  每行有10人,有8行。有3个方阵。

  3、提出问题

  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1个方阵有多少人?)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比一个方阵多多少人?等等。

  4、解决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5、汇报交流互相评价

  学生汇报时候要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即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教学预设]学生已经学过用一步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看到主题图后会很快收集到数学信息,学生也能清楚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如下:

  (1)、10×8=80(人)表示求8个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8×10=80(人)表示求10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7、总结学习方法

  师生加以提炼学习方法:读----想----做----说,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

  8、揭示课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运用学过的一步乘法算式引入新课,了解学生思维的基础,激活学生思维。然后经过总结学习方法,表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考过程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

  1、出示刚才提出的问题: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

  2、思考解决方法

  (1)独立列式,(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组长统计:本组有几种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教学预设]学生的解决策略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10×8=60(人)80×3=240(人)

  第二种:8×10=60(人)80×3=240(人)

  第三种:8×3=24人24×10=240人

  第四种:10×3=30人30×8=240人

  第五种:80×3=240人

  第六种:10×8×3=240人或者8×10×3=240人

  预设处理: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解释,教师相机用课件演示学生思考过程,利用课件的直观效应帮助中下水平学生渡过思维困区。黑板上去掉相同的做法,展示不同的算式。比较每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方法。基本方法鼓励全体学生都尝试做一做。

  3、课堂小结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想、做、说等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做到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

  1、课本中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试做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练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道题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思维方式,掌握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判断出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补充问题并解答:

  小青有两本相册,每本有24页,每页可以放4张照片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应用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教学方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数学教学方案9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立足学生的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高二(1)班共46人,男生21人,女生25人;高二(2)班共50人,男生21人,女生29人。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2、所教的两个班是文科班。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发现这两个班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各不相同。其中,高二(1)班数学学期兴趣较为浓厚。我觉得对于象我们地方性学校来说,这个班的数学成绩以及整体水平情况还算可以,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有72分。分析原因: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气氛浓厚,有良好的班风学风,有你追我干的竞争精神,同时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的学生。而高二(2)班的数学学习较为一般,有些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有些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学习上只满足完成老师,同时,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得不够扎实,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只会模仿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不能举一反三,题目稍微有点变化就束手无策。

  三、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在本学期拟订以下目标和措施。其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四、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①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

  ②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逐步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①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习兴趣。

  ②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③加强对双差生的辅导。双差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双差生,通过个别或集体的方法进行耐性教学,从而使他们的纪律以及数学成绩有一定的进步。

  3、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

  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习,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真正理解。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课时

  内容

  备注

  第1周

  5

  变化率问题

  导数的概念

  选修1-1第三章

  第2周

  5

  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的计算

  第3周

  5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第4周

  5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第5周

  5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选修1-2

  第6周

  5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7周

  5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第8周

  5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9周

  5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第10周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第11周

  5

  复习

  第12周

  5

  模块考试

  五一放假

  第13周

  5

  流程图、结构图

  第14周

  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选修4-1

  第15周

  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16周

  5

  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

  第17周

  5

  坐标系

  选修4-4

  第18周

  5

  曲线的参数方程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第19周

  5

  直线的参数方程

  渐进线与摆线

  第20周

  5

  选修1-2、1-2复习

  第22周

  5

  选修4-1、4-4复习

  第21周

  5

  学业水平测试

  期末考

数学教学方案10

  教学内容解析

  《算法初步》是新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内容,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算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比如说解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思想。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算法的基础知识上,探究古代典型的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巩固算法三种描述性语言(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程序语言),使学生对算法中的迭代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一方面以辗转相除法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算法设计的全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感受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古代人对现代数学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设置

  通过对辗转相除法的探究,理解辗转相除法的原理,巩固算法的三种描述方法(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程序设计语言)。要实现让学生理解辗转相除法原理的教学目标,莫过于让学生参与到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折纸实验的分析,猜测、探究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培养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意识;在案例解决的过程中,既注重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中的算法是计算机编程的基础,更注重要学生领会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数学本质,深刻的领悟算法这一“机械化”数学思想,为学生将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打好基础。在学习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高二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学习算法有一定的积极性,对知识也较感兴趣,同时已具备一定算法步骤,程序框图,编制程序等基础知识。但对辗转相除法的原理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他们理解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原理,理解其迭代的算法思想,从而能够理解和运用两种循环结构表达辗转相除法,而这也恰恰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可以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分析,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合作学习等多种手段突破难点。

  教学策略分析

  以问题为载体,用问题序列为学生提供探究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的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问题

  问题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1)22与6

  (2)28与12

  师:我们都是利用短除法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那么如果是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呢?

  问题2::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

  设计意图:问题1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内容。问题2学生用已有知识处理比较困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研究内容的必要性。

  (二)探究问题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每位学生面前有一张长为22cm,宽为6cm的长方形纸;第二组每位同学面前有一张长为28cm,宽为12cm的长方形纸。

  问题3:

  (针对于第一组同学)

  给一张长为22cm,宽为6cm的长方形纸,先将短边往长边上折,得到一个正方形,将其裁掉之后继续将短边往长边上折,一直到最后剩下的是正方形为止,问:最后得到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针对于第二组同学)

  给一张长为28cm,宽为12cm的长方形纸,先将短边往长边上折,得到一个正方形,将其裁掉之后继续将短边往长边上折,一直到最后剩下的是正方形为止,问:最后得到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手脑并用,想一想,动一动,给他们以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探索的.过程中去把握知识,使学生直观感知辗转相除法.

  问题4:(1)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2)请将上述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现第一小组的折纸过程,让学生再次感受长边变短边,短边变长边辗转相除的过程。

  学生讨论

  22-6=16 22=6×3+4

  16-6=10 6=4×1+2

  10-6=4 4=2×2

  6-4=2

  4-2=2

  设计意图:学生讨论

  (一)体现出更相减损术的算法过程,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为下节课埋下伏笔。学生讨论

  (二)体现出辗转相除法的算法过程,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实验到数学模型,师生共同完成对新知的探索。

  问题5:

  设问(1):从数学式子出发,说明为什么22与6的公约数就是4与2的公约数?

  设问(2):反过来,为什么4与2的公约数就是22与6的公约数?

  设计意图:通过此例让学生体会辗转相除法的原理,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理解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原理。

  问题6:如何求得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辗转相除法的认识,承上启下,顺利过渡。

  问题7:刚才我们既求得了两个较小数的最大公约数,又求得了两个较大数的最大公约数,那么我们可以用辗转相除法解决哪一类问题呢?

  生:求任意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问题8:给出任意两个正整数m、n,设计一个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的算法。

  设计意图: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情形,师生初步分析,利用辗转相除法产生一列数,这列数从第三项开始,每项都是前两项相除所得的余数,余数为0的前一项,即是#FormatImgID_2#与的最大公约数。

  问题9:辗转相除法的关键步骤是哪种逻辑结构?

  生:循环结构

  学生活动:两个小组的学生分别用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写算法步骤,画程序框图和编写程序语言,并选派代表演示其程序框图及程序语言。

  直到型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如下图: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如下图:

  直到型循环结构程序语言:当型循环结构程序语言:

  INPUT m,n INPUT m,n

  DO r=1

  r=m MOD n WHILE r>0

  m=n r=m MOD n

  n=r m=n

  LOOP UNTIL r=0 n=r

  PRINT m WEND

  END PRINT m

  END

  设计意图:教师适当提示,使得程序设计水到渠成,通过两组同学的交流合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体会迭代的算法思想,同时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理解和运用两种循环结构表达辗转相除法。

  (三)上机操作

  学生活动:派一名同学将程序输入电脑,由下面其他同学随意给出两个数求其最大公约数,检验程序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机演示,让学生感受算法研究的价值,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有力工具。

  (四)归纳小结

  问题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学生谈谈体会与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归纳的同时,提醒学生重视研究问题的过程及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

  (五)布置作业

  求462、546、1001的最大公约数。

  设计意图:

  再次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数学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02-17

小学数学教学方案07-08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02-13

小学数学教学方案15篇07-08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15篇02-13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15篇)02-13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通用15篇02-1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10-2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方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