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
- 相关推荐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会说短句:“一颗糖果送给你,就是说声喜欢你。”
2.能尝试去找同伴交往。
活动准备:
装有糖果、玩具的摸摸袋一只。
活动过程:
1.摸摸是什么。
展示摸摸袋,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分别摸一样东西,并说出名称。
如:摸到小汽车,告诉大家:我摸到了小汽车。
2.给同伴送东西。
?教师摸一样东西,把它送给配班教师。
如:摸到糖果送给配班老师的同时说:“一颗糖果送给你,就是说声喜欢你。”
?鼓励幼儿把摸到的东西送给各自的好朋友,并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喜爱对方的情感。
鼓励个别胆子小的'幼儿送东西给别人时能大声讲话。
3.朋友一起玩。
?朋友一起吃一吃、玩一玩,增进相互间的感情。
活动建议:
1.此游戏还可让幼儿自己画图送给好朋友。
2.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自己想出一句送给好朋友的话。
评价:
能主动地去找自己喜欢的小朋友进行初步的交往。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2
在一次“找春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看到小区里五颜六色的花儿兴奋不已,“好美啊!”“好香啊!”……就在这时,一只小手拉住了我.“老师,我好看吗”我低头一瞧,只见贝贝摘了一朵红色的花插在小辫子上,正得意地看着我呢。看着贝贝那可爱的模样,责备还是包容我迟疑了。如何让小班的孩子懂得花儿好看,大家都要爱护的道理呢,经过思考,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了。
2.懂得花儿好看,大家都要爱护它。
3.体验花儿被折的悲伤心情,学会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观察春天自然现象的经验。
2.材料准备:布置花园场景,关于春天美景和折断花的ppt,撕花材料。
活动过程。
看一看,感知花儿绽放的美丽。
1.摸一摸、闻一闻美丽的花儿。
2.欣赏更多的花儿。
小结:春天来了,幼儿园、公园、田野里的花儿都开了,花儿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更加漂亮,还能让我们看花的人心里感觉很舒服呢!
想一想,体验花儿被折的心情。
1.猜猜花儿为什么伤心。
指导语:听,谁在哭呀花儿怎么了,它为什么哭呀。
2.体验花儿被折的悲伤心情。
指导语:花儿被折断了,它好伤心呀!还有谁也会很伤心呢你们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3.比较花儿被摘前后的画面。
指导语:看到这两幅图,你们会有什么想法这么好看的花儿能摘下来吗。
小结:花儿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丽,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它。
做一做,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1.讨论如何帮助小兔子。
指导语:
(1)那是谁把这朵漂亮的花儿折下来的呢。
(2)小兔子为什么要折花呀请小朋友猜一猜。
(3)我们听听小兔是怎么说的。
(4)原来小兔折花是想做一个花环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幼儿自由讨论)。
2.帮助小兔做花环。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结束语:花环真漂亮,我们一起去送给小兔子吧!
现场点评:
这节社会活动,教师借助小兔摘花做花环这样一个载体,巧妙地设置情境,将美好的情感进行迁移,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接纳“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体验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
“看”——让幼儿充分感知。
活动开始,教师首先创设花园的情境,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真切感知春天花儿的美,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接着通过观看ppt,引导幼儿说出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花,让幼儿充分感知春天来了,幼儿园、公园、田野的花儿都开了,花儿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美,还让我们的心情更舒畅。
“想”——让幼儿接纳道理。
随后的情感迁移,教师借助哭泣的花儿引发幼儿思考“花儿为什么哭”“还有谁会伤心”“看到折断的花儿,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提升:是的,它的家人、朋友都很伤心,所有看见这朵美丽的花儿的人都会难过。在此环节中,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花儿被摘前后的画面,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幼儿真正体悟到“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
“做”——让幼儿体验快乐。
这个环节,教师继续追问:“是谁摘的花呢”“小兔为什么要摘花”“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幼儿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遇到事情正确处理的方法,同时还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3
活动目标:
1、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学习怎样做客和接待客人。
2、尝试吧动物和他喜欢的食物进行一一对应。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吧动物和他喜欢的食物进行一一对应活动难点: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学习怎样做客和接待客人难点形成原因:孩子们对如何正确做客和做小主人缺乏经验难点解决策略: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情景表演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回忆过新年做客的情境
新年的'时候,你去谁家做客了?他们是怎么招待你的?新年的时候,谁来你家做客了?你是怎么招待客人的?
2、招待小动物客人
逐一出示小熊、小狗等动物图片,师幼谈话:谁来了?我们应该怎么问好?
学说:“你好,欢迎你来我家做客”“请坐”等礼貌用语讨论:客人来齐了可以怎么招待他们?给客人唱歌跳舞,表演节目
讨论:客人肚子饿了,他们吃什么?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一页“喜欢吃的食物”,让幼儿联系根据动物爱吃的食物进行连线。
3、游戏“客人来了”
教师扮演“客人”,到小朋友家做客,小朋友接待请幼儿扮演客人,另一位幼儿扮演主人,接待客人。设计依据:
回忆新年做客经验,引起谈话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将做客的礼仪融入到情境表演中,让孩子们在情景表演中自然的学习做客的和招待的基本礼貌用语,是孩子们的获得有效的经验,印象更加深刻。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情境性的语言进行讲述。
2.知道生病要去医院看病,并懂得关心问候病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熊先生头饰、小兔子头饰、护士帽、白大褂、针筒、药瓶、药、号码牌、医生用具(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角色导入,激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一:熊先生怎么了?(熊先生在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提问二: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呢?(熊先生感到身体不舒服,与幼儿讨论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找谁来帮忙。
2.教师完整的情境讲述表演。
(一个教师扮演熊先生、一个教师扮演医生、一个教师扮演护士。)。
二、围绕讲述内容自由交谈,教师逐个进行指导。
引导幼儿回忆并且讲述故事内容。
(你感冒了,要按时吃药,多休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的。)提问六:最后,熊先生看好了病对医生说了一句什么话?(谢谢医生。)提问七:熊先生拿到了药,对护士又说了一句什么话?(谢谢护士。)。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学习情景中的对话。
邀请幼儿讲述故事,幼儿再次欣赏故事,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四、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指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
五、教师小结。
附:《熊先生生病了》。
今天,熊先生没有去上班,他感冒了,在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
他来到了在家附近的医院,并挂了号。接着,他来到了兔医生的办公室。
兔医生:"熊先生,请问您哪里感到不舒服啊?"熊先生:"我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觉得全身乏力。"兔医生用听诊器听了熊先生的呼吸和心跳,接着又请熊先生张开嘴巴,用压舌板和手电筒看了熊先生的喉咙。
兔医生:"你感冒了,要按时吃药,多休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的。"熊先生:"谢谢医生!"兔医生:"不用谢!"熊先生在药房拿到了药,并对护士说:"谢谢护士!"护士:"不用谢!再见!"熊先生:"再见!"。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02-10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方案01-1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方案01-22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202302-14
小班社会活动方案择菜03-16
小班幼儿教学方案05-15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方案15篇02-06
小班社会活动方案穿袜子01-08
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