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个人工作计划
- 相关推荐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个人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导思想
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以学生进步为导向,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的进步。它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时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共五章,十六大节。
我们对“三角形”并不陌生,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内角以及如何用这个结论来证明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些问题可以在本章中解决,我们可以学习讨论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全等三角形”将引导学生熟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探索相同大小的两个三角形形状和条件,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对称的现象,如何熟悉轴对称和轴对称的图形?十三章“轴对称”将告知答案。
在“整体乘除与因式分解”中,我们可以用包含字母的公式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更多与数量关系相关的问题,加深对“从数到公式”从具体到抽象过程的理解。
我们知道数字可以分为整数和分式,也可以分为整数和分式。在“分式”一章中,你会看到分数的影子。学习分式后,你会意识到它是我们讨论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编写好“教案”和“学案”。
2、认真备课,努力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做好各章节的整体准备工作,了解整体教学情况、各单位、主题,准备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掌握,写好每节课的教学计划,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3、每节课都要小心。
爱因斯曾经说过:“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喜欢和快乐,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落实每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全面照顾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责任。课后,他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解决学生理解教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困难,引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进一步提高;让贫困生按时消除学习障碍,增强学习信念,尽可能“吃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拓展学习视野,提高智力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加强教研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7、深化两极生训练。
八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就在这里。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让好的更好,坏的迎头赶上。尽可能多地抓住学生,面广,量大,同时要注意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希望老师们能认真阅读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一卷的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年级上册数学个人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6篇05-13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06-25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精)07-25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3-20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05-12
数学教研工作计划05-22
数学教学中的工作计划05-22
小学数学室工作计划10-19
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