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25 15:57:0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弟子规》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心得体会1

  这个月我们主要学习了《弟子规》中的—泛爱众—部分。通过这个月的学习让我懂的了以下几点:

  1、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们不能鄙视任何人,也不能因为某一个人有财有权有势就去巴结他,我们大家应该互敬互爱,相亲相爱。现在的有些孩子们就特别有这种歪风邪气,天天比自己家里多有钱,比自己穿的名牌衣服等等,其实孩子就是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是需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

  2、一个人受人尊敬不是因为他得容貌好看,而是这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才能,德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有才有能力的人,人们在和他相处以后会更加欣赏佩服他的处事能力。我在外面工作时遇到同事特别有能力的我们就会主动称呼他为老师,这就能看出一个人受人尊敬不是他所在的位置和他如何能说大话而是他的内在才能。

  3、当你有能力而别人没有这种能力时,你要无私的奉献去为众人服务,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能,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不管是人还是物。别人正在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使其分心,当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说话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父亲经常告诉我: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也许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语言就能成就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

  4、别人的短处,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更不能去和别人说。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等于自己在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相反宣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作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5、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要让他人做事时,先要反省问问自己:“如果换作是我,我愿意吗?”,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不开心的事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处罚自己,苦恼自己!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俗话说:滴水之恩乃当涌泉相报。我家昨天把地里种的姜刨了,今天给亲戚朋友都送一些,婆婆说让我把好的留着自己吃不好的送人就可以了。我说要送就送好的,不然就不送。婆婆不高兴了我就不吱声了,然后偷偷把好的一份一份包装好,今天都给送出去了。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别人给你送东西都是不好的你会怎么想,虽然我没能说服婆婆但是她知道以后也会理解我。

《弟子规》心得体会2

  星期天我们来到可园,由魏队长带领我们入园。这是第二次走进可园,不管大家是冲着免门票参观可园,还是学习,魏队长都希望大家有所收获,最好学习为主游玩为辅这样相辅相成就太好了。

  园内集合好魏队长给我们讲解了一下映山红国学组的发展,以后会走进学校、工厂、社区、博物馆、图书馆推广国学传统文化,大家努力学习后帮助别人也成长自己。可园这地方前几期不限人数,但带朋友来的希望报上人数,咨询一下组织者,还有穿志愿服,最好穿长裤(虫子爱新人血,喜嘻)。

  我们在园中走着,找到处湖边休闲场合。魏队长让我们一起朗读完《弟子规》,后给我们一同分解“入则孝”篇的大义。孝排在弟子规首位,从父母“呼、命、教、责”中学习了孝的第一步要培训的是敬,这是一切人伦之道的基础。“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没有恭敬心,那养父母跟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冬则温、出必告、事勿擅为,、物勿私藏、力为亲好、柔谏亲的过、亲疾昼夜侍”里讲了对父母身体的关心,杜绝自己生活中给父母带来的担心,永远温和对待父母错,全力服侍病中父母。

  最后大家讨论了自己出门在家怎样对父母的关爱?一个问候的电话一句温暖祝福的'话语。也反省了我们对父母的不奈烦,和父母吵架对骂,孔子说:“色难。”对待父母,难在永远保持和颜悦色。麦当劳听到这里脸有点红(大家都红吧,不红都是脸皮厚表演不到位,呵!),嗯,愧疚。父母有病,我们有过小时候父母所对待自己的痛爱、照顾吗?感恩,父母!

  《弟子规》我们以为是小孩子的读物,“我们错了”总结时大家都同感地说:“《弟子规》是全天下人的第一读书经典范本!”

  下周日,在可园学习《弟子规》“出者剃”文化。出门在外,平安快乐。

《弟子规》心得体会3

  前段时间,学校安排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3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大家共同学习、感悟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果。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己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 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当好一个传统文化的实践者,率先做好榜样,再就是当好传播者,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弟子规》心得体会4

  “弟子规”,是一个人生中的又一个“弟子规”,是在学校里的又一个“弟子规”,它是我们每一名学生学习的“弟子规”,它在我们的一生中为我们指明方向、为我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是我们学生的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成功的一宝。

  弟子规是一本好教材,它可以教你学习和生活、为人处事。它可以教你如何学,可以教你怎样生活等等。它可以教你怎样待人处事、为人处事,它也可以教你如何做人,它也可以教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弟子规中有四个要点:1、要有学问;2、要有道德;3、要有修养;4、要有礼。

  这四个要点是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学会的,它将在学校的生活中起到指导作用,也将在一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道德修养》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修身”这样一本书,它是我国教育史中最伟大、最有价值的一部书。它在我们的`一生中,作为我们的一个榜样,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最值得学习的一部书。它是我们的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精神的一种态度,它可以教你生活、学习、学习、做人,它更是我们学生生活中必然的一种精神。

《弟子规》心得体会5

  去年,我家又多了一个成员,一只可爱的垂耳兔。记得这个小精灵刚到我们家时,还只有二个月大,有成人的两个拳头大小,身上的毛稀稀的',两只小耳朵一只竖着,一只耷拉着,看过去,楚楚可怜惹人爱。如今,它已经长大了。

  上学前、放学后,祺祺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小兔喂食物。每天,他都会把学校学到的养兔知识用到实处(303班正饲养一只兔子)。有时候祺祺来不及喂,就会交待爸爸妈妈一定要照顾好小兔。"记得给小兔加水。""别忘了给小兔增加食物。"祺祺对动物的爱心,在这一刻充分体现。

  小兔的智力虽然不高,但我觉得兔子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而且不害怕人类。它会闻闻小主人的脚,围着祺祺打转,然后在房间里信然迈步;它遇到祺祺的玩具,会很感兴趣,它会伸出两只前爪,使劲地翻腾着玩具;它奔跑起来很快,真应了有人害怕逃跑时的那句话"比兔子还跑得快"…..小兔的可爱之处不胜枚举,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弟子规》教会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要和谐才有发展。我们家长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的辛勤教育!

《弟子规》心得体会6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内容涵盖了做人的道德准则、学习的方法和行为规范。在这本书中,有关于读书的要求和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读书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获取方式,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学识水平,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弟子规中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弟子规教导我们要“进则先博闻”,即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读书是扩大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丰富多样的书籍来增加知识储备。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指的是要广泛地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笃实地积累知识,然后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只有做到“博观约取”,我们才能够真正增长见识,丰富阅历,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弟子规告诉我们要“问则长思”,即要善于思考。读书不仅是为了背诵书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和疑惑来促进自己的思考,不断地思考和质疑,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如果没有思考是没有意义的,而思考却没有学习的支撑会走向失败。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第三,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卷则自速”,即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需要我们耐心和毅力。我们应该有恒心,坚持天天读书,并且还要对读书进行总结和归纳。只有将读书纳入我们的生活规律中,我们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古人云:“卷帙浩繁,栉风沐雨”,意思是书籍繁多,像卷一样,阅读书籍,就像肆意遨游在广阔的海洋中一样,充实我们的内在,提高我们的修养。

  最后,弟子规中的读书心得告诉我们要“有始有终”,即要有良好的读书计划。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制定一份合理的读书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不仅要注重深入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要注重阅读速度和效率。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经过读书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阶段,我们写作能力会有所提高,这需要我们将“有始有终”贯彻到底。

  总而言之,弟子规中的读书心得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启示。广博的知识基础、善于思考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理的读书计划,这些都是我们读书的必备素养。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读书的好习惯,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让读书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有力后盾。长期的坚持读书,必将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弟子规》心得体会7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康熙年间人,在科举道路上虽然失败,他毕生研究《大学》《中庸》颇有建树,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学者,是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熟读弟子规,我明白一个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父母。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人更应该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加以报答。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人,长大以后就谈不上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了。

  说实话,当我真正领悟这则的意思时,我感到深深的'羞愧。“父母呼,应勿缓’”以前的我并没有做到,甚至有时任性的什么都依赖父母,那时的我觉得理所当然,后来通过了解此句的真正含义,我明白这是对父母的不尊不敬。我明白了我的不足。

  我相信在场的很多同学都有和我一样的遭遇和感悟,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去做一个令父母骄傲的儿女,在家,应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当父母回到家,应该为他们倒一杯水,递一条毛巾;在外面的时候,应该乖乖的,不要乱跑,以免父母担心......要知道父母心中永远是为了你好,为你着想。

《弟子规》心得体会8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从一年级,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弟子规》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到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我对这些名言警句刚有领悟,这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所体会到的心得。

  从姥爷、爷爷得重病住院时候起,我看着疼我、爱我的爷爷、姥爷他们虚弱的身体被病魔折磨着,妈妈一天忙忙碌碌,很早起来给我和老人们做饭,还要送到医院去,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多,家里、医院、学校一天不知走多少遍路。

  在我周末休息时,我一早便陪妈妈去医院,照顾姥爷,给姥爷洗脚、洗脸、洗袜子、按摩、喂饭。回到家里,帮妈妈切菜、煮饭,我这个人从小就爱挑食,又很倔强,妈妈说我又很自私的一个孩子。渐渐地变成一个有爱心、懂得关心、照顾别人了。我自己也感觉到为别人付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这也是《弟子规》中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其实在生活中,再去品味弟子规,那是最有说服力的。

《弟子规》心得体会9

  自从践行《弟子规》以来,孩子明显比以前懂事了很多,从先前什么都不干,只要动动嘴巴,大人就都帮他做了。特别是爷爷奶奶什么事情都依着他,让他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爷爷奶奶,养成了骄纵的坏习惯。

  直到有一天,孩子回来一字一句背弟子规,一字一句的践行,并写践行日记,明显比以前懂事了。有一次,下班回来,看到他拿一个拖把在拖地,虽然拖得不是很干净,但那种发自内心想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的心,让我感觉他长大了。家里来客人也会主动打招呼,问好; 也学会关心人了,奶奶头晕,会主动帮奶奶拿药,倒开水,还不忘了说声小心烫着。爷爷喝酒,会劝爷爷少喝点,当心高血压,会为他人着想。时不时做点事情还不忘套用两句弟子规。比如帮奶奶捶背就说是入则孝,就是要孝顺长辈,帮妈妈盖被子说是冬则温等等……

  所以说从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来看,弟子规确实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孝顺了很多,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诵读经典。不光是孩子,做父母的.也要为子女做好榜样,大家一起践行弟子规,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成效。

《弟子规》心得体会10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学了“首孝悌”这一段,感悟很深。

  首孝悌,是告诉我们要孝敬与尊重自己的父母。如果连这都不懂,就不可能尊重朋友、同学等在生活中帮助过你的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告诉我们:父母叫你时,不能慢吞吞;父母让你做事时,你就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偷懒。到这里,我很内疚,因为我在三年级时(现在也有),妈妈要求每学课后要听写英语。那时的我总是慢吞吞地,很不情愿,或想办法脱身,甚至哭过。可是妈妈紧抓不放,坚持每学课后要我听写英语。正因为这样,在三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考了100分,才知道妈妈的'用心良苦。可是在四年级时依然不怎么情愿听写,分数下降了,可是我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妈妈只好随便我,什么时候自愿就什么时候听写。学了《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意思是:自己的身上有伤时,自己的亲人会非常担忧;而你的道德有“伤”时,亲人的脸面就都被丢了。我在深圳时,不小心摔破了头,妈妈被吓得脸色苍白。妈妈送我到医院,边哭边送我进手术室……。读了《弟子规》“入则孝”后,联想那时的情景,真正理解“身有伤,贻亲忧”这句话的意思。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它正以特殊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当古老的钟声再次响起,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美妙的文化经典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心得体会11

  通过这几天培训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只有在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它所蕴含的道理。《弟子规》不但使我增长了智慧,而且还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深有感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首先我们最应该报答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正因为如此,所以《弟子规》总叙下来紧接着就是以《入则孝》为开篇。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为儿女应当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却有很多没有做到。比如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甚至置之不理等等。想想自己平日里对父母的关心太少,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却是无微不至,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呀!父母对我们的爱胜过一切,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珍惜,这份永恒的无私的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通过这一次《弟子规》的学习,让我真正懂得做人必须学会感恩的道理。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细心地关心体贴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给日夜操劳的父母带来幸福的.生活,能让他们过上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算是作为子女应当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吧。

  二、做人做事要有恭敬之心。

  做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种美德。在为人处世上有时候爱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有时真的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伤害,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遇事谦虚谨慎,多向他人请教,虚心学习,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要想被人尊重,得到别人的赏识,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行,《弟子规》中正是教了我们,而我自己做到的还远远不够,我想以后会多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也很谢谢老师的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

《弟子规》心得体会12

  随着自己对《弟子规》等圣贤文化的熏修,我感觉从个人到家庭都受益匪浅。孩子越来越懂事,家庭气氛也越来越好,特别是夫妻关系得到很大改善。

  我丈夫是刑警,工作很忙,所有的家务活、带孩子基本是我自己做。而我在高中教学,工作也不轻松。丈夫回来,往往就是一堆脏衣服、臭袜子一扔,大丈夫相一摆,坐吃等喝。尽管我为家庭为丈夫以前所做不少,而丈夫似乎并不领情,而且甭说你对他发脾气了,态度言辞稍有不好他就跟你斤斤计较。所以,我心中时常感到不平衡,总有种「忍辱负重」之感,两人之间也时常疙疙瘩瘩的。

  随着圣贤文化的熏修,我慢慢醒悟了,原来问题的根本就在自己身上,是我自己的心态不对,虽然为家庭为对方付出的不少,但并不是念念为对方好,而是时常在用得失心衡量:我为他做了多少,他又为我做了多少,总觉付出多回报少,故心含委屈。对方感受到这种不正的.思想,必然反馈回来的也是不好的态度。

  《弟子规》上说「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夫妻之间不也是这样吗?是自己太自私了,所以我就知过改过,首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多看丈夫的优点,尽量不看他的缺点,丈夫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果然变了,而且变成了我的「大恩人」。因为是丈夫在社会上遮风挡雨,维护着我们这个家,治家理财也是多亏了丈夫;更主要的,正因为有了他的磨炼,我原来焦躁的性情才变得温和、沉静,狭小的心量也变得更加宽阔,是丈夫成就了我。所以,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他,感恩心一出来,恭敬心、真诚心都出来了。我也把这种心态传递给孩子,所以每当丈夫上班走时,我和孩子都送到大门口:「爸爸再见,您慢走。」下班回来,孩子赶紧迎上去:「爸爸辛苦了!」我则拿过毛巾给他擦汗。睡前孩子还要问安:「爸爸晚安,祝您做个好梦!」

  丈夫出差时,我会打电话问候,在生活上也尽量体贴丈夫。若自己在家吃就简单对付,他回来时我就用心做一道菜;看到丈夫劳累,我自己再疲劳也要给他捶捶背,做做按摩,甚至打好洗脚水帮他洗脚。而且现在做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的。平时我还常用手机给他发条短信,对他的优点或善行进行赞扬,因为《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对他的缺点,尽量委婉地提出,一切事情都尽量考虑到他的感受。

  前些天,我遇到一次学习圣贤文化的好机会,开始丈夫答应了,结果临走前一天晚上,他又变卦了,尽管我非常渴望并珍惜这次机会,但为他我忍痛放弃了。我对他说:「我们学习圣贤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家庭、社会更加美好和谐,不能反而引发矛盾。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我也为了你,不去了!」他说:「这样的话,以后我支持你学!」随即,他出差去南方,回来时头一次给我捎回了衣服,而且还是两套;平时非常节俭的他,花60元钱为我买了一把精致的梳子,还让人在上面刻上我的名字。

  丈夫对我确实变了,大热天他会满头大汗地抢着炒菜;衣服、碗筷有时也帮助洗;看到我很累时他还会为我捶捶背;甚至有时还帮我剪脚趾甲。当然偶而丈夫脸上也会阴云密布,我就赶紧反省自己,一静下心肯定会发现自己心态或言行上有不好之处,只要纠正了,他也很快会「多云转晴」。

  我越来越感到,家庭的幸福需要我们用爱心、感恩心来好好经营。同时我体会出遵循圣贤教诲的两个原则,肯定你的家庭会非常美满。第一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想得到什么就要先付出什么,不想得到什么当然也不能让对方承受;第二句话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就是当出现矛盾或不顺时,我们应首先好好反省自己,往往问题的症结就在自己身上。其实只要念念为对方着想,一切就会无所求而自得,总之一句话:只要念念为对方,家庭就可变天堂!

《弟子规》心得体会13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一听到同学们朗朗上口地读着这三字诗句,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先人为了教育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规范做人的经典启蒙读物。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自控力有些不足,常常淘气.贪玩,并且总以为办事直率就是好的,做事不拘小节,想干什么就办什么,天天无拘无束,既不抓紧时间学习,也经常把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把事先写好的作文草稿抄到作文本上,我本以为文章写的短,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炒完,于是,我一边“瞻前顾后”,一边心不在焉地抄写,放学了同学们都抄完了就剩我一个,我后悔极了。后来为了让我有学习和人生的目标,父母和老师给我找到了《弟子规》这本书。一开始,我并不在意这本书对我的好处,漫不经心,一目十行地阅读。但读的次数多了,我慢慢感觉自己做事有点兢兢业业的,也体会到了读自己的'变化,感觉到了《弟子规》的好处,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我逐渐地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地去理解,有了一种新的体会,开始了一段精神的旅程。“弟子规”就像一个能够教导我的人,使我开始有了自我约束力,觉得面前的道路豁然开朗许多,从此以后我开始事事多方面考虑,多多帮助父母努力成为一个听话尊敬师长的好孩子。

  “弟子规”是我们做人准则的指明灯,使我们具备成功的素质,它像是一根无形的引线,把我们改变得懂事仔细;还似高空的飞机,载着我们脱离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更重要的就是去行动,去实践!

《弟子规》心得体会14

  我通过了国学经典弟子规知道了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以后要尊敬老人,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哥哥的话。(许哿嘉的话)

  10月的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哿嘉班主任李老师的电话,说哿嘉放学时打奶奶,啊!怎么会这样!原来奶奶去接哿嘉放学,他正和同学玩得高兴,不想跟奶奶走,奶奶去拉他时,哿嘉一反手打到奶奶脸上。李老师特意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事,奶奶是老人,又是长辈,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家长要怎样来教育他呢?特别是学校正在进行21天培养好习惯的训练,而且也在学习国学经典。"百善孝为先"怎样让哿嘉明白懂得这个道理呢?

  回到家里,我和哿嘉爸爸商量吧奶奶接到我们家来住一段时间,我们做给他看,让他懂得什么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天晚上,我们一起去把奶奶接到家里来,首先我们向奶奶道歉,是我们没有教育好孩子,对不起奶奶,让哿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应该。

  在奶奶住在我们家的这段时间,我们每天早上起床首先向奶奶问好,下班回家,进门先去奶奶房间问好,吃饭时,哿嘉先给奶奶添饭夹菜,等奶奶吃了第一口后我们大家才开始吃饭。晚上我们一起读"弟子规",学习里面的.内容。因为心里想着要给孩子言传身教做榜样,我们家长特别认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深深体会到这古人传下的《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谛,不仅对于教育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知晓呢?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对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这样子在我们晚辈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现在因为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反而忽视了这些,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家长警觉,老祖宗的东西一定不能丢,不能忘。

  哿嘉在我们的带领下早就知道了打奶奶是非常不对,非常不应该的事。现在不管走到哪里,他首先会想到奶奶,出门牵着奶奶的手,有好吃的先送给奶奶,笑容又重新回到奶奶脸上。学习"弟子规"让我们家受益匪浅!

《弟子规》心得体会15

  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弟子规》中也讲到了珍惜时间的“老易至,惜此时“。所以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讲的是时间的珍贵,是用任何东西都换不回来的。正如《弟子规》里所说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它的意思是: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不知道有多少,可做到的人又有几个?

  现在的社会大多数都在浪费时间,都把时间浪费在上网。沉迷于游戏,或者干脆闲聊,不知不觉就把宝贵的`时间浪费了,网络是双面的,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学习知识,可也害了我们,网络的休闲娱乐,都是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我们既然选择了《弟子规》就应该好好的反省自己,不要浪费时间。你可以等时间但时间是绝对不会等你的。不要时间过了,那是无意义的。

【《弟子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弟子规心得体会11-07

践行弟子规心得体会02-04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04-18

有关弟子规小学作文十篇06-11

弟子规诵读比赛主持稿05-09

弟子规演讲稿03-25

弟子规演讲稿09-30

最新心得体会06-23

轮岗心得体会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