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方案

时间:2023-10-14 08:01:57 方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高中教学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1

  一、关于教学

  1、备课:做到深和通。教师必须按教学进度提前写好单元教学计划,在备课组组织下集体备课,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弄清本课在承上启下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写好课时教案。教案设计要做到规范化。另外,认真做好导学案,考虑到学生语数外的学习任务较重,导学案要求在课堂完成。

  2、上课:

  (1)明确目标。明确单元及课时目标,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教学目标,及时反馈,合理调控,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设计以新颖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教学目标上来,为实施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3)把握好内容。重点要突出,讲授要得法,要在重点、难点和关键地方下功夫,防止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和主次不分的现象。

  (4)注意启发式教学。讲授知识富有启发性,努力做到科学准确,深入浅出,具体形象,生动有趣;要注意启发式的提问,精心设置问题意境,做到难易适中,形成探索性问题群;讨论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发表独到见解,引导学生讨论围绕中心,逐步深化。

  (5)学法要指导。鼓励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6)课堂重训练。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精心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训练过程,课堂习题配备要精当,有梯度,使优生和后进生都能得到训练。

  (7)优化教学环节。做到语言要精炼,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板书板画设计要科学;书写规范工整、大小适宜;教态亲切自然,感情真挚;注意仪表,衣着朴素大方,堪为表率。

  (8)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自觉地将现代教学媒体引进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恰当有效。

  (9)运用课堂教学机智。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要按照宽容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变阻力为动力。

  3、作业:根据年级组的要求,我们历史学科尽量不布置课外作业,作业在课内完成。这就要求作业要适当。紧扣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难易适度,有层次性。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二、加强教课研

  1、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包括学习课标、考纲、高考题;深入钻研教材、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积极开展和参加各层次公开课的观摩、学习和交流;本组内教师进行推磨听课(具体见附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

  2、本组年轻教师争取在本学期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及时总结,写心得、感想或反思。能撰写教学论文。为每年各级论文评比做准备。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

  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根据教研组的统一安排,高一年级的校本教学的内容为《大国崛起》。通过学习,能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欲望。

  四、教学资料库的建设

  本组教师把自己的教案、课件整理,形成自己的和备课组的资料库。另外每人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案例和课件,也可参加各级评比。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2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数列的基本概念、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以及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2.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与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的关系.

  二、内容安排

  本章共有五节内容,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仅供参考):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约2课时

  2.2等差数列 约2课时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约2课时

  2.4等比数列 约2课时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 约2课时

  本章的知识结构如下:

  1.本章是通过对一般数列的研究,转入对两类特殊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求和公式的研究的。教科书首先通过三角形数、正方形数的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然后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介绍了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作为最基本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入的,然后由定义入手,探索发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通过的高斯算法推广到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算法。与等差数列呈现方式类似,等比数列的定义是通过细胞分裂个数、计算机病毒感染、银行中的福利,以及我国古代关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问题的研究探索发现得出的,然后类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探索发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接着通过实例引入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并用错位相减法探索发现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最后,通过“九连环”问题的阅读与思考以及“购房中的数学”的探究与发现,进一步感受数列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和具体应用。

  2.人们对数列的研究有的源于现实生产、生活的需要,有的出自对数的喜爱。教科书从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入手,指出数列实际就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随后,又从函数的角度,将数列看成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上的函数。通过数列的列表、图象、通项公式的简单表示法,进一步体会数列是一种函数,是刻画离散过程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

  教科书的这种编排和呈现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加深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对数列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通过数列概念引入以及数列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列问题的实际应用,提高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将要开始的有关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学习做好铺垫。

  3.等差数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大量存在于学生周围.教科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实例入手,引出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衬衫的尺码)对等差数列作了说明。随后由等差数列的概念导出等差中项的概念,然后推导出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种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的过程,加强了对等差数列基本概念、性质的理解,初步培养了学生运用等差数列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函数观点去看等差数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本质:是在特殊定义域上的一次函数,通项公式就是这个特殊函数的解析式.2.2节例3和探究题注意到了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包括代数式和图像)之间的联系。

  另外,有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的推导都是由归纳得到,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归纳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4.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体现了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教科书是从求1+2+3+…+100的高斯算法出发,并以1+2+3+…+n求和为过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等差数列任意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等于首项、末项的和这个规律。教科书给出的探究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前面基础上,把数列1+2+3+…+n内在的这种规律性推广到一般的等差数列,获得一般的等差数列求和思路。2.3节的例1突出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实际应用;例3强调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探究题是为了进一步认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一个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例4是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性质(二次型)的一个应用。从特殊到一般,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一般等差数列求和思路;从一般到特殊,可以使学生应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其来于实际,用于实际。

  5.与等差数列类似,等比数列概念的引入也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抽象出了等比数列的模型。2.4节所列的4个背景实例和所传达的思想为: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3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4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必修5》重点是小说、古代抒情散文、文艺评论和随笔、科学小论文。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和感人至深的表现技巧;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诗词鉴赏重点在于掌握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科普文章教学重点是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概括科普文章的论点,体会语言风格:准确、严密而又不乏情趣。

  三、情况分析:

  1、教材教学:高二下学期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个学期,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文章,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缘事析理要深刻,讴歌亲情要充实,锻炼思想有文采,注重创新写新颖。写作要求更高,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二上学期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进入高二下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对此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适时复习、回顾、梳理已有的语言知识,调动生活体验;通过语言现象,从小处切入,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下点语言文字探究的功夫;注重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巩固案训练;课堂教学解讨论为主,以训练为主。

  四、具体措施:

  1、认真抓紧抓好语文新课程新课标的学习。我们根据市、县和学校的`精神,了解学习语文多种方法,摸索既有改革创新、又有实际效果的、切实可行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路子,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在备课组中,根据我们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教材文本和教学手段拓新相结合,认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导”的教学研究活动,向课堂40分钟教学要质量。

  2、开展既分工又合作的集体备课活动。各项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平常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预习巩固、作业安排等要保持一致,但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需要针对不同程度的班级,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备课时,在准确把握全局、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梳理,从文章的字、词到句,从文章的艺术特色到思想内容,从课内作业到课外训练,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精心设计。发扬全备课组老师的聪明才智,发扬备课组的团结协助通力合作精神。认真工作,努力钻研,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使我们的备课组真正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教学团队。每周指定老师负责备课,编写三案(预习案、导学案、巩固案)。以一个单元为例,每个单元有3~4课,每一课由1位教师负责备课,然后在每周的语文集体备课时间逐课进行探讨。在教法和学法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三案同时要体现出“分层教学”的特点。期中考和期末考由备课组长统一协调、负责。

  3、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搭建乐学、乐教的语文平台。备课组内做到互帮互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争取自主开发课件,尽可能在每学期自主开发课件达到70%以上。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收集、积累和储存,形成自己特色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课件要与三案相配套,课件内容要求言简意赅,醒目明了,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特别要注意文字的大小、颜色以及课件背景颜色的处理。讨论问题时不在课件上提供答案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拓展思维的空间。在运用课件上,要有所选择,根据不同的课型、内容,来确定是否制作课件,避免对课件产生依赖的心理。

  4、养成组内随堂听课的习惯。备课组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对其他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广泛借鉴别人长处,以利于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

  5、上好阅览课,大量阅读报纸、杂志、名著、网络上各类有益内容,并相互交流,建立信息平台,限度地拓宽学生视野。

  6、写作教学:

  ⑴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主,适当加以必要的写作指导。

  ⑵结合安徽高考实际,顺应写作变化,适当借鉴和吸收新的技巧和做法,让学生尽情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每月进行三次次作文训练,一次为学生月考作文,两次为正式作文,老师认真批阅,或师生共同批阅。

  7、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下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包括:初、高中课文背诵篇目识记,课外诗词名句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文史常识的积累;语音、成语的积累与运用;充分利用摘抄本,进行佳作精彩片断的积累。班级、小组经常进行古诗文背默、精美文章、练字书法比赛。

  8、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利用好早读课的语文朗读,提出朗读要求;每周阅读五千字量以上的课外书,摘记内容不少于五百字;课前开设三分钟候课或小演讲等活动。

  我们相信,只要顺应时代的需要,进行适时的改革,就一定能够实现教学设计的化,更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有智慧、有能力的高新人才!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5

  高中历史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更丰富,充实,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该创新教法,精心设计最佳教学方案。

  一、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贯彻落实原则

  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开放的思想,要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型”的教学观念。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观念民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方法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已具备的思想基础,智力能力,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在自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阅读教材时要突出分析以下几大问题,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确定教学目标;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突出重点,详解难点。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很好的利用教材,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有效地利用历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举例法,比较法,归纳法等,这样可以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读写结合、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

  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全面辩证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做好了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回顾、总结、归纳的一种活动。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长期积累。教学反思虽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处于最后,但却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6

  一、诗歌教学的现状

  余秋雨先生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历数中国历史中的伟大诗人,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到戴望舒、余光中等等,他们犹如中国文化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发出熠熠的光芒。他们的诗歌曾给多少人以精神的慰藉,为多少人构筑了一座宁静的精神家园。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曾走入一种误区。和考试有关的内容理所当然要作为教学重点,与考试关系不大的或者是无关的内容日渐被忽略,所以诗歌教学曾被边缘化。教师在讲授时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学生只要会背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提不起一丝兴趣,更不用说对学生想象力和诗意的语言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文化也很难传承下去。诗歌学习同样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影响。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人心的`日益浮躁,使人们很少有闲心有兴致静下心来去研读文学作品,去品味诗歌,去创作诗歌。读诗的人少得可怜,写诗歌的人更少,一些诗歌类报刊的生存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诗歌正在日益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的视野。是否真的有一天诗歌这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彻底消失在人类的历史中?人们的精神家园应该如何拯救?语文的诗歌教学应如何进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对于诗歌教学的现状应认真反思,并作出理性思考和积极实践。

  二、对于诗歌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依据这些要求,语文教材收录了古往今来的很多优秀诗歌作品。既适合学生诵读,又给学生带来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杜甫的《咏怀古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诗歌,喜欢诗歌。

  三、关于诗歌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反复诵读,思考品味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艺术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诗歌本身具有语言的象征性、隐喻性、多义性和非确定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和语象、造型的画面美。这些都要求我们应当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艺术和把握诗歌的情趣与韵味,真正实现诗歌教学中学语文与学做人的统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应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应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朗读,流利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初步感知,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语气和情感。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起点和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含义向深层含义的过渡。

  更高层次的朗读称为情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到深处自然表露于外。

  在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诵读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促使他们更好地朗读,激发他们读诗的兴趣。比如开展各种朗读比赛、诗歌竞赛等。通过朗读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变换教法

  诗歌有高度凝练的语言,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还有着概括性、形象性和音乐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介绍诗歌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理解诗歌和练习写作诗歌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在想象、联想,以及语感、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读诗使人灵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丰富,想象力强,可塑性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强化诗歌教育,让学生大量地积累背诵优秀诗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诗歌的教学,传统的讲授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改变教学方法,比如根据诗歌内容创设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比如在朗读阶段为学生进行范读,创造宽松愉悦的朗读环境;在讲解诗歌时,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如用激情澎湃、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或用多媒体手段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既能深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尝试练笔,创作诗歌

  为了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教师应尽力营造读诗、写诗的氛围。在班级中开设赛诗会,让学生搜集积累诗歌,通过朗读培养兴趣和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鼓励学生写律诗、绝句、现代诗等,在班级中进行评比,让学生选出优秀的作品,抄写到黑板报上或是张贴到班级展示栏中以供大家学习借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读诗的兴致,又调动了学生写诗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诗歌品鉴水平与写作水平自然有所提高。不光是古诗文学习如此,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可以涉及诗歌的练笔。

  总之,诗歌教学对于教师甚至整个教育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好的教学方式,又要有所创新,让诗歌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优秀诗歌,发现并欣赏它的美,进而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让我们的民族更多一些诗意和智慧。

关于高中教学方案7

  一、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安排

  高中语文课程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各10周),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1、选修

  选修课是必修课必要的补充和拓展。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类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书刊、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指导学生撰写文学评论、新闻评述、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让学生能够通过口头、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提倡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文学社团等。

  2、选课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爱好、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课,原则上30名以上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必须开设。

  本学期建议选修:鲁版《史记》、鲁版《欧美经典小说》;课余选修苏教版《现代散文》与《写作》。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选修课教学

  (1)引导学生明确选修课的学习目标。

  (2)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整合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和满足兴趣爱好。

  (3)根据选修课程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4)运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选修课中充分展示个性,发展爱好,习得能力。

  (5)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和资源支撑。

  2、注意事项

  (1)学校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加强图书、音像、网络等资源建设。

  (2)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3)注重读写结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蕴含的写作资源,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形成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

  (4)重视引导学生建立写作素材库,要让学生勤于梳理在阅读和生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事件、精彩语言等,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

  (5)学校在安排选修课时,要整体考虑,统筹兼顾。尽量使学生的自主选择得到尊重和实现,同时考虑难易程度和学习内容的恰当搭配。

  (6)要把握好选修课教学内容的难度,避免将选修课上成大学的选修课。

  (7)处理好必修课教学和选修课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促进选修课的学习。

  (二)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评价主要使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模块学分认定和学业水平考试等方式。

【高中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提升高中教学质量方案12-29

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12-22

高中主题班会方案02-13

高中新生军训方案03-31

高中教师方案03-22

有关高中聚会策划方案05-27

线上教学课程教学方案01-24

高中主题班会方案15篇02-13

高中主题班会方案(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