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2-04-25 09:42:21 建议书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实用的项目建议书4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建议书,建议书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那要怎么写好建议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目建议书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项目建议书4篇

项目建议书 篇1

XXXXX:

  XX对你单位XXXXX进行效能监察。通过检查,发现你单位在XXXXX的情况下,存在XXXX,针对此情况,建议你单位制定《XXXXXX》,望你单位密切配合,给予支持。

  请你单位于20xx年X月XX日前将办理结果函告本部门。

  XXX

  20xx年X月X日

  附:效能监察工作程序

  一、选题立项。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效能监察项目。

  二、呈报审批。拟定效能监察工作方案;填写《效能监察项目立项呈报表》,上报公司纪检监察部审查同意。

  三、组织实施。在效能监察项目进行之前,向监察对象下达《效能监察通知书》。对不宜通知监察对象的监察事项,可直接进行调查。

  四、总结报告。根据调查结果,起草效能监察报告,填写《效能监察项目结果报告表》,上报公司纪检监察部。

  五、问题处理。对效能监察发现的`问题,在纪检监察职权范围内的,直接提出监察建议;对复杂问题应召集有关部门协调处理,指定责任部门进行落实。

  六、督促改进。及时督促监察对象就监察建议的采纳情况和责任部门的落实情况作出书面报告。

  七、立卷归档。在监察建议发出一个阶段以后进行一次回访,检查监察建议的落实情况,填写《效能监察项目结果报告表》。效能监察结果核定以后,将立项表、查证材料、效能监察通知书、效能监察建议书、总结报告等材料立卷归档。

项目建议书 篇2

  中国是一个山区大国,70%以上是山地,56%的人口生活在山区,林地是山区群众经营和依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国家生态的保障,也是林农增收和林区发展的出路。盘活林地和林木资产意义重大。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的一条新路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研究和建立科学的人工森林群落结构,维护生态安全,保障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林下经济的发展应以国有林场为主力

  (一)便于政策的执行

  不论是哪个行业,对政策能够有效执行是该行业发展的关键。国有林业是林业的主力军,拥有相当多的优势。比如,拥有较大面积森林资源,并且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经历和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有稳定的行政关系、兄弟单位关系、技术信息关系和市场关系,对于各种政策的理解和执行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有利于统筹林地整体经营

  林下经济是一种人工利用林地或改变森林群落结构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既关乎生态安全也关乎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林下经济的发展不适合私人随意的点状,相互无联系的布局,它的设计应该根据林地整体群落结构、林分、面积、地貌、水源等分布特征进行科学调查和设计,如果按生态群落的角度经营,一般来讲不必密植,不必集中,尽量仿原生态进行种植。这样的整体设计既是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需要,又是探索和优化森林群落结构的需要。因此,林下经济在整个林场内(或者整个林业局内)实现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可调度发展是相当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自我保护竞争,凝聚大力量才能够快速实现发展。如此,只有以国有林场为主发展林下资源才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统筹安排和调度。

  (三)有利于技术扶持

  国营林场拥有自己的技术资源,又有自上往下的技术网络,对于发展林下经济中获得技术支持是重要的基础。技术是维护和发展企业的重要因素,没有技术,没有更新技术的优势就如同没有了营养,没有了营养的适时更新。

  (四)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林场有很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很容易调度利用人力资源,所以,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国有林场在人力资源上也是一个优势。

  二、多方向发展林下经济

  (一)发展能源型林下经济

  人类一些重要的能源面临枯竭,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人们把能源开发的对象无奈地转向了植物,玉米等农作物做了首选,但是这又严重地威胁了粮食安全。而能源草类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有望极大地解决能源危机,再有就是能源矮林,在瑞典等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在林区发展能源型林下经济将是大有前途的举措。

  (二)发展园林资源型林下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审美、养生、休闲、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旅游、绿化产业随之兴起,园林苗木业做为城市绿化、美化、环保的重要构成异军突起,发展强劲。而林区有大量的林地资源,也有若干植物可以提供给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比如:沙棘果、白桦、油松、忍冬、山桃、刺楸、兰草、刺玫蔷薇、三叶草、珍珠梅、紫丁香、绣线菊、芍药等。那么,在现有植物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园林型的林下经济是可行的,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引进外来园林植物进行种植则更有前途。

  (三)发展畜牧业型林下经济

  发展牧草地,池塘生态养殖,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肉兔或野兔,在林中养鸡、鸭、鹅、雁等禽类,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柴鸡、乌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是发展畜牧型林下经济的首要模式。

  (四)发展林药型林下经

  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白芍、板兰、人参根等。也可以种植五味子、天麻、沙参、党参、玉竹、贝母、灵芝等等。技术比较简单,收益可观。

  (五)发展菜果型林下经济

  草莓、西瓜、甜瓜、菌类、蕨类、刺五加、刺老芽、大叶芹、山菠菜、薤白(小根蒜)、蒲公英等都是可以在林下种植的品种,应该以点带面形成特色和规模发展经营。

  林下经济热潮的兴起,切实让我们领略到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基层民众所蕴含的无限创造力之神奇。但是,热潮当中需要冷思考:目前的林下经济是否为最佳模式,其科技含量和产业化前景如何,能否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下力气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项目建议书 篇3

  一、概况

  xx农场位于翁牛特旗最东端,xx河与xx市xx镇相望,南隔xx河与xx市xx相毗邻,地处xx河与xx河的三角地带,是xx市乃至xx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年产粮食6500万公斤左右,占全旗粮食产量的1/8—1/7之间。全场1。4万人口,13。8万亩土地,其中耕地7万亩,辖11个村分场,20xx年人均纯收入4012元。

  xx河和xx河是xx河的两大主要支流,xx位于xx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我场属冲击平原,含水层地貌上为河墁滩及一级阶地,地势较低,河谷地下水自西向东流,含水层主要是冲击平原的砂砾石,向下颗粒变细并夹有粉细砂0。2—1。5cm的比例占75%。含水层厚度10—60米,单井涌水量为160米/小时—200米/小时之间;渗透系数8—15米/日,水质为重碳酸钙钠型,矿化度为0。42克/升,地下水埋藏深度在1。5米—3米之间,水质良好。xx境内的地上水资源主要靠xx河和xx河的河水,xx河河水主要靠xx胜利渠首汇集,xx河河水主要靠一号渠首汇集,近年来由于干旱两河水处于断续状态,主要靠提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耕地面积是xx万亩(其中旱田xx万亩,水浇地xx万亩);旱田主要种植作物有玉米xx万亩,xx杂粮、杂豆万亩。据20xx年末统计,项目区粮食总产xx万公斤,平均单产xx公斤,人均持有粮xx公斤。牲畜总头数xx头(只),其中大畜xx头(只),小畜xx头(只),生猪xx口。农牧业总产值xx万元(其中农业产值xx万元,牧业产值xx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xx元。

  可以看出,xx农场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农业收入是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项目区机电井配套工程进度缓慢,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程度很低,各农牧户之间经济收入不平衡,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差距,生活比较贫困,贫困人口达到人,占项目区总人口的%。主要致贫原因是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多年以来,项目区农牧业生产结构、生产条件没有多大变化,农牧业生产发展缓慢,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

  二是由于近几年的持续干旱,原有xx亩水浇地,现因地表水供水不足,xx亩水浇地变为旱地,农牧民的收入减少。

  三是农牧民对水源工程建设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重视不足,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如果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好地下水资源,并结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提高农牧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从而有力的促进项目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翁旗东部地区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建设一批高标准、科技含量高、高效益的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农牧业强旗政策的落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xx农场机电井配套项目区是一个以利用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井灌区,现有水源井眼,配套的动力设备是柴油机。灌溉面积是xx亩,目前这些水源井运行状态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缺少节水灌溉措施,输水渠道渗透严重,水利用系数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二是以油换水运行成本高,管理不变。从整个项目区情况看,还有xx亩旱田没有解决灌溉问题,应加大对灌区的投资力度,完善灌区功能,进一步提高灌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xx河水利用情况:

  由于xx河水流特性是春季最长过流时间一个月左右,夏季洪水每次过流时间一般为3—4天,主洪峰期一般为几小时至十几小时。

  在xx河上的引水闸主要有一号闸,但由于干渠缺少配套工程,所以对xx河水的利用率远远达不到生产的需要。

  2、xx河水的利用情况。

  xx河水由于有胜利渠首的橡胶坝工程,只要有水就能引入胜利干渠,但由于近几年干旱少雨,上游的红山水库已近干涸,因此也无法利用xx河水。

  3、地下水利用情况。

  xx农场现有机电井总数已达到680多眼,除利用地表水外,在耕作期内大多利用地下水,每年提取地下水3000多万立方米。在地下水利用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电井少,机井多,费用高。现有电井仅有不足100眼,机井近600眼,按用电和用油对比,浇一亩地用电和用油分别是6。5元和10元,全场7万亩耕地都按大田计算,每年用油要比用电至少多支出120多万元。二是用油紧张。每到春耕夏浇季节群众买油就成了难题,加油站前拥挤不堪,有时昼夜排队,排队排出一、二里地长,很多人为排班夜间就住在排队的`车里,为了争抢经常发生斗殴等,造成了群众生产上的不便。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农田电力配套工程是一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竣工后,见效快,将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及我场的经济全面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年,旗农电局在我场建设变电所,明年即可投入使用。届时我场的用电质量将全面提升,改变用电难、电压低的现状,对我场的农田电力建设项目起到关键性作用。

  实施该项目,直接关系到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场部对该项目非常重视,决定下大力量抓好此项工作,为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该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工程任务和规模

  该工程主要任务是使万亩耕地的机井全部配套输变电设施,设计新增高压线路xx公里,低压线路xx公里,配套50KV工程项目变压器xx台,新打井xx眼,建井房xx座,铺设输水管路xx米。

  六、工程投资估算

  工程总投资估算为万元,其中高压线路投资每延长米35元,计万元;低压线路每延长米25元,计xx万元;50KV工程项目变压器每台2.5万元,计xx万元,新打机电井每眼1.5万元,计xx万元,建井房每座6000元,计xx万元。

  七、项目资金筹措

  工程总投资xx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扶助资金xx万元,群众自筹资金xx万元。

  八、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工程完工后,群众再不为买柴油难怕浇不上地而犯愁,而且灌溉用人工减少,劳动强度降低,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经济效益:机井浇地每亩能耗10元,而改用电井,每亩浇地费用仅为6.5元,每亩浇一次水即可节省3.5元。按每年浇地5次计算,xx万亩耕地每亩可节约xx万元。此外,每年还可节省灌溉用人工xx个以上,折资xx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三)生态效益:工程完工后,项目区xx眼井全部用上清洁无污染的电能,每年少燃烧柴油xx万升以上,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项目建议书 篇4

  目 录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 1

  1.1 社会经济概况 ................................................................................... 1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 ........................................................... 1

  1.3 项目建设任务 ................................................................................. 13

  2 建设条件 ................................................................................. 14

  2.1 自然地理 ......................................................................................... 14

  2.2 水文气象 ......................................................................................... 14

  2.3 河流水系及现有水利工程概况 ..................................................... 16

  2.4 水文及水资源 ................................................................................. 17

  2.5 地质概况 ......................................................................................... 21

  3 建设规模 ................................................................................. 27

  4 工程布置 ................................................................................. 29

  4.1 布置方案 ......................................................................................... 29

  4.2 方案比选 ......................................................................................... 34

  4.3 方案比选 ......................................................................................... 38

  5 蔷薇湖工程设计..................................................................... 46

  5.1 湖区布置 ......................................................................................... 46

  5.2 建筑物工程设计 ............................................................................. 48

  5.3 湖区景观建设及水生态保护方案 ................................................. 55

  6 工程施工及实施计划 ............................................................ 62

  6.1 施工条件 ......................................................................................... 62

  6.2 主体工程施工 ................................................................................. 62

  6.3 项目实施计划安排 ......................................................................... 63

  7 工程占地和移民征迁 ............................................................ 64

  7.1 实物量指标确定方法 ..................................................................... 64

  7.2 实物量指标 ..................................................................................... 64

  7.3 移民安置规划 ................................................................................. 65

  7.4 移民征迁补偿标准 ......................................................................... 65

  7.5 移民征迁补偿投资 ......................................................................... 65

  8 环境影响评价 ......................................................................... 66

  8.1 环境质量现状 ................................................................................. 66

  8.2 环境保护主要目标 ......................................................................... 68

  8.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69

  8.4 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 71

  8.5 环境监测与管理 ............................................................................. 75

  8.6 本工程环境影响初步结论 ............................................................. 76

  9 水土保持方案 ......................................................................... 77

  9.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 77

  9.2 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 77

  9.3 方案编制的原则 ............................................................................. 78

  9.4 编制依据 ......................................................................................... 81

  9.5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 84

  9.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 84

  9.7 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危害 ......................................... 84

  9.8 水土保持措施 ................................................................................. 85

  10 工程管理 ............................................................................... 86 10.1 管理机构及定员编制 ................................................................... 86 10.2 工程管理范围 ............................................................................... 86 10.3 工程管理和水环境监控设施 ....................................................... 86 10.4 工程运行调度 ............................................................................... 88 10.5 工程年运行管理费 ....................................................................... 89

  11 工程投资估算 ....................................................................... 90

  12 效益评价 ............................................................................... 93 12.1 资源效益 ....................................................................................... 93 12.2 环境效益 ....................................................................................... 93 12.3 社会效益 ....................................................................................... 94 12.4 经济效益 ....................................................................................... 94

  13 结论与建议 ........................................................................... 96 1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 96 13.2 建设条件 ..................................................................................... 100 13.3 建设规模 ..................................................................................... 100 13.4 工程布置 ..................................................................................... 101 13.5 蔷薇湖新建工程设计 ................................................................. 104 13.6 工程施工及实施计划 ................................................................. 108 13.7 工程占地和移民征迁 ................................................................. 109 13.8 环境影响评价 ............................................................................. 110 13.9 水土保持 ..................................................................................... 110

  13.10 工程管理 .................................................................................... 111 13.11 工程投资估算 ........................................................................... 113 13.12 效益评价 ................................................................................... 113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1.1 社会经济概况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位于我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3°59'~35°07'之间,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市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丘陵、山地、湖泊、洼地、滩涂等。连云港市现辖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市是江苏省“徐连经济带”和“海上苏东”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中心城市。20xx年全市总人口482.23万人,市区人口71.56万人,全市农业人口355万人。土地总面积7444km2,其中市区面积880km2,水域面积481km2,耕地面积3800km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606元,财政总收入122.8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40元。

  根据《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及南翼三大层次。从城市规模来看,20xx年城市人口总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70km2以内。20xx年城市人口总规模控制在2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40km2以内,平均每年增加约5km2。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

  1.2.1 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国内外频繁发生因水污染造成的水危机事件,如20xx年南盘江水污染,20xx年三门峡水污染,20xx年沱江特大水污染,20xx年松

  花江重大水污染、重庆綦江水污染、沱江磷污染、北江镉污染,20xx年白洋淀水污染、岳阳水污染,20xx年发生的太湖水污染、江苏沭阳水污染,20xx年阳宗海水污染,以及近几年多次发生的巢湖、滇池水污染事件等,这些水污染事件都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1.2.1.1 连云港市供水现状

  连云港市地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1.9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近70%集中在汛期6~9月份,雨洪基本同期。连云港位于淮沂沭泗流域最下游,需承受上游7.8万km2集水面积的来水,沂沭泗诸河洪水主要经市境内新沂河、新沭河入海,是著名的“洪水走廊”,多年平均过境水量达60.5亿m3,汛期过境客水行洪量大,枯水季节上游基本无来水。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之地面径流拦蓄能力不足,本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全市对外来水依赖程度较高,多年平均调引江淮水8.61亿m3,占供水量的42.4%,近年来每年调引江淮水约10.6亿m3。

  1996年实施了蔷薇河送清水一期工程,洪泽湖水经二河、淮沭河、沭新河入蔷薇河,一段时间内蔷薇河水质、水量得到了保证,但近年来随着上游地区、连云港市的工业发展,蔷薇河再度受污染影响,水质逐年下降,近几年多次发生污染事故,出现污染频率加快、污染程度加重的趋势。正在建设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为连云港市开辟了第二水源,计划20xx年具备送水条件,长江水经泰州引江河、泰东河和新通扬运河、通榆河、盐河、八一河、引水河入蔷薇河,两条输水线路基本能够满足连云港市用水量要求。

  连云港供水线路示意图见图1.1。

【项目建议书】相关文章:

项目建议书09-17

项目建议书04-07

工业项目建议书09-14

物流项目建议书06-14

项目建议书范文05-19

项目立项建议书04-02

项目建议书模板07-28

项目建议书三篇08-06

项目建议书15篇05-22

建设的项目建议书范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