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实践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书馆实践报告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图书馆实践报告 篇1
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图书馆做社会实践,感觉非常的有意义,能学到许多知识,下面就把我们的活动总结和感想写出来,整理成这社会实践报告。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整理书籍,这对我来说是次很宝贵的实践机会,我也希望我以实际行动,能够体现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觉悟。
图书馆的工作说着容易,做着难。平日里我们去图书馆借书,看着流程那么简单,想当然的认为这样的工作难度不值一提,但当我们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是那般幼稚,那般好笑。图书馆整理图书的工作是一个系统,也是一门科学。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却又非常简便实用。
刚开始觉得做图书馆工作只要整整书就行了,但后来才发现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馆内的藏书数量很大,同一类书又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需要在书架上耐心的查找。而且由于一些读者在翻阅书籍后没有放回原位,或者在借阅时随便找个位置插进去,导致部分书籍位置错误,造成图书馆管理的困难。图书馆内还时常有些不和谐的现象,例如有的同学没有使用代书板,有的大声说话,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注意,关键是促成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起分类书籍,但是由于我们对图书的索引号不熟悉,在查看索引号时也不懂的一些小技巧,排放书籍的位置和方法都不是很清楚,导致我们的速度很慢。但是指导人员很耐心的回答我们的问题,慢慢的我们速度就快了起来,相互指引,将杂乱的书籍慢慢的排放好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接下来我们需要把书籍放入书架中,这对于我们又是一大难题,我们对图书的排放顺序不是很清楚,而且书籍众多,给我们增加了难度。我推着小推车,寻找到大概区域。我先是将书架逛了一下,记下了大概的排放规则。开始了我的工作。但是,即使知道了规则,我依然难以下手,书太多了,我看的眼都花了,无数的索引号在眼前,让我无从下手。起初要花好久才能找到一本书的位置。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上书的工作结束了。
但是工作还没结束,老师要求我们逛书,就是逛书架,慢慢核对书架上的图书的排放顺序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任务。在逛书的时候,总能发现有些书籍的排放错误,我想,这肯定不仅仅是工作人员排放的时候失误了。更多的是因为有些同学在找书、看书后没有按索引号归还书籍,这给我们增加了许多的工作,也为其他同学在找书的时候造成了不便。还有些同学会把书直接放在书架的上方,或者放在地上。在逛书的时候,我还帮了以为同学找到她所需要的书,这让我很开心。
在图书馆里的书籍整理工作不仅仅只有上书,还要调整书架的图书空间,预留一定的位置给新书或归还的书籍。因此,我和其他的`3位同学还被安排去整理书架。将书架上的书籍按顺序进行搬运,空出几个书架。刚开始的时候,工作很轻松,我们分为两组,两两合作,一个拿书,一个放书。但是随着书籍的搬运,搬书和放书的书架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4个都加入了工作,一个拿书,一个放书,两个传书。一段时间调换我们的位置。在中途,我们还需要将一部分的书从一楼送到二楼放置。在开始的时候还以为要一些些的把书搬到楼上,后来才知道,
原来图书馆也有电梯,只是在比较偏远的位置。慢慢的我们把书架都空出来了。指导人员还给我们装了几杯水,我们的图书馆社会社会实践结束了。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对图书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为图书馆服务是我的荣幸,我也从中学习到一些阅技巧以及很多有关图书管理的知识。图书馆的工作是繁琐的,在图书馆的实践工作中我有很多感受,我希望同学到图书馆按照规定借阅,方便大家就是方便自己。
见微知著,由小看大。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必须经过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学习中如此,生活中亦是如此。学习中,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看似简单的知识,知识没有尊卑之分,任何东西都不是想象中那般简单,那般容易,我们只有静下心来,苦心钻研,方有机会在学术上开创一片天地。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不轻视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细节,我们才能真正地把知识点吃透,乃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生活中亦是如此。机遇只会垂青那些脚踏实地,甘于吃苦的人。
短短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们结束了在图书馆的社会实践。我们的感触颇多,我们终于明白了,其实每一项工作都不是那么轻松的,别看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很轻松,其实也不轻松,我们就深有体会。不过我们还是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分类图书,如何整理图书。这次的经历非常难忘。
图书馆实践报告 篇2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今年寒假,确切地说,从1月28日到2月1日,我参加了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党校图书馆做志愿者。这是我第一次在图书馆做志愿者。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现在,我将写下我的活动总结和感受,并将它们组织到这个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中。
首先去图书馆做义工,最先知道的当然是有关图书方面的知识了,一册完整的图书一般由书衣、封面、书脊、文前栏目、扉页、半书名页、附加书名页等18个部分组成。图书上的isbn号是国际标准书号的`简称,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isbn由10位数字组成,分四个部分:组号(国家、地区、语言的代号)、出版者号、书序号和检验码,其间用符
以“-”分隔。我们的组号是7;美国的组号是0;英国组号是1。例如,ISBN 0-13-318015-8是指在美国出版的书籍。中国于1982年加入ISBN,并于198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中国,通过正式渠道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独特的ISBN编号。今天的图书馆分为: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非专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
好了,上述是图书及图书馆的一些知识,接下来是我的主要任务了――整理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用来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的法典,是图书分类的工具书。其分为五个基本部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展开为22个基本大类,用22个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来标记。图书排架一般都是采取分类排架法,以索书号为依据,先按分类号的大小,由小排到大.若分类号相同,再依书次号的顺序,由小排到大.以一个书架为单位,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序排列,之后再排至右侧的第二个书架,仍是由有至左,由上而下图书上架时不超过三分之二,以便为新书预留空间.
我的工作是把分散在其他地方的书放回原来的位置。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件更困难的事情。因为需要根据图书的种类和数量逐一查找位置,特别是在大型图书馆中。而且,有些书的类别很难区分,所以我们只能找到与他相似的书。所以,虽然我们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可以做到
并不简单,尤其是刚刚学会图书分类的时候,经常一两本书就要弄十多分钟。
然而,通过几天的练习和熟悉,我逐渐掌握了书籍的分类技巧和分类方法,而且速度更快。此外,我在这里不仅仅是整理书籍。我还帮助打扫图书馆。然而,清理图书馆并不容易。如果我不小心,灰尘会落在书上。因此,我在清洁时非常小心。
短短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我结束了在图书馆做义工的工作,我的感触颇多,我终于明白了,其实每一项工作都不是那么轻松的,别看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很轻松,其实也不轻松,我就深有体会。不过我还是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分类图书,如何整理图书。这次的经历非常难忘。
【图书馆实践报告 】相关文章:
图书馆社会实践报告09-23
大学生图书馆实践报告02-05
图书馆调查报告06-25
图书馆自查报告11-09
图书馆工作自查报告10-04
图书馆图书自查报告11-01
艺术实践周实践报告03-24
煤矿实践报告05-15
实践考核报告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