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作文

时间:2024-12-30 17:29:40 叙事作文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叙事的作文[锦集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叙事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叙事的作文[锦集7篇]

叙事的作文 篇1

  20xx年 1月22日 星期3 天气晴

  快过年了总会听到家里的老人将其当年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今天听到了奶奶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怎么说呢小时候的我可能是个“憨憨”。很笨笨的可爱的。

  在农村有串门的习惯。那时候奶奶还年轻去邻居家串门我就弄出来了笑话。因为在农村冬天才会有闲着的时间。而冬天什么作物都收获了。每家都会炒上一些瓜子。以备有客人来招呼客人。那天奶奶带我去邻居家串门,说这话,说着说着要来上一盘“地主”这时候主人家拿上来一盘瓜子。看着达人熟练的磕着瓜子我就像为什么不直接嚼着吃。那多快还不浪费。于是就出笑话。达人在前面磕着瓜子打着扑克。我在后面嚼着瓜子。说实话当时嚼着它确实是很爽但是到咽下去的时候就有点困难了。因为感觉有点硬咽不下去。干脆叫完之后就吐掉。说实话是不会嗑瓜子的。当奶奶发现的时候我都嚼不少了,当然也吐了不少了。奶奶说这孩子咋祸祸人呢。那我不能承认啊。当时我就和奶奶说“瓜子嚼着吃快“。当时周围人哈哈大笑。着就是小时候的的趣事。后来没到过年家里人嗑瓜子的时候总有人会和我开玩笑说”瓜子嚼着吃快“。

  其实当时是不会嗑瓜子又想吃的快点才会弄出这样的笑话。后来学会了嗑瓜子但是总觉得应该嚼着吃因为嗑瓜子实在实在是太慢了。但是嚼着吃是咽不下去的。

  后来的'我还经历了往眼皮上粘瓜子皮的故事。我想你也经历过眼皮跳的的故事。大人会告诉你左眼皮跳财右眼皮跳灾的迷信说法。当然有办法破解。你猜怎么破解。特别有意思。就是你磕一个瓜子之后把瓜子皮放在眼皮上。据说这样眼皮就不跳了。这就是我小时候和瓜子的故事。因为当时小总是弄出这样或是那样的笑话。

  这就是过年回忆起来的小时候的故事。

叙事的作文 篇2

  “大哥出事了。”接到大姐打来的电话,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

  我心一紧,头嗡嗡作响,我无法相信这是事实。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能出什么事呢?白天不都好好的吗?从小到大不都是大哥护着我么?关键时候不都是大哥让着我么?此时,一大家子人都在奔光明前程去,大哥怎么能够出事呢……

  人到中年,生老病死也渐渐看多了,但大哥会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弃我而去,教我如何相信呢?大哥是一大家子人的顶梁柱啊!高大强壮的身板,声音洪亮,干活利索。大家遇到什么难处,他都不费吹灰之力就帮解决了。

  记得父亲过世那年,我三岁,大哥四岁,大姐七岁。为了生计,母亲每天下地干活就把我和大哥反锁在土砖屋里,把大姐送到寄宿学校。我和大哥好像笼子里的小鸟,透过老式木窗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大山,却怎么也无法到达。大哥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央求母亲让我们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出门玩耍。母亲拗不过,只得大哥说,那你要保证看管好弟弟,不能跑远了。就这样,比我大一岁的哥哥成了我的保护神,成了家庭的保护神,俨然是个家长……直到他出事的那一天。

  父亲过世两年后,母亲改嫁给了继父。母亲和继父结婚那时,继父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家境贫寒还好酒、性格粗暴,一直没能娶妻生子。于是,母亲带着我们姊妹三人寄在继父篱下成了当地人的笑柄,我们姊妹自然成了继父受辱后的“出气筒”,经常挨打不说,还常常挨饿。每次饥肠辘辘的时候,大哥总能够找来一些吃的,虽然只是一些山里的野果或者是土地庙里的贡品,但足使让我饱餐一顿。记得有一次,我和大哥因为偷了土地庙里的贡品被人瞧见,继父大发雷霆,大哥一个劲地承认是他一个人干的,祈求继父打他一个人,即使那样,我还是没有幸免一顿暴打。但我从此深深地懂得了大哥对我的关爱。

  我和大哥读初中的时候,大姐正在读高中,此时,家里是一贫如洗。因为我们姊妹都不是继父的亲生骨肉,继父不愿意拿出些钱来供我们读书,年纪尚幼的我们不得不寻找赚钱的门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初二那个暑假,我和大哥顶着烈日去山里的林场搞抚育,我们拼命地在山里干了一个多月,加上母亲卖菜的钱,但还是没能够凑齐三个人的学费,这时候,大哥主动向母亲要求辍学。大哥说,他的.成绩很差,干活有力气,唯有他才可以帮助母亲多干些活。但我知道,大哥的成绩才班级一直排在前10名以内,个头也比我高不到哪去,只是他把宝贵的学习机会让给了我。从那会开始,我知道大哥是要用自己的命运来改变我和大姐的命运啊。

  初中毕业后,我就读在地区中专学校。大哥很少和我写信,但我可以从他邮寄给我的小额汇款看到他打工的地方,透过那些零零散散的钱,我看到了大哥的心血,看到钱被大哥长满老茧的手抚摸过的痕迹。每当我把那些钱小心翼翼地放在贴胸的口袋里,我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滑落到嘴角。

  因为过早过重地参加劳作,大哥成年后,背有些微驼,个子比我还矮一截。母亲还经常拿我和大哥的身高说事。大哥却不以为然,说,你们不知道啊,因为我的肩膀受到了压迫,所以才长得结实啊,人家邓总理比我还矮呢?不都说,浓缩的是精华吗?大哥的自我解嘲,让母亲哭笑不得,让母亲知道这个儿子没有责怪她,没有怨恨家庭的贫困。

  年轻的我,不谙世事,不懂得当家的难处,直到自己也做了父亲。中专毕业后,我东奔西走,辗转在很多城市,把家里大小事务交给了大哥打理。记得资兴市9.1洪灾那次,屋后山体滑坡,虽然房子没有被泥石流冲毁,但灾后菜园子、稻田、护坡的恢复都是大哥一个人忙里忙外地做好了。那时,我还在个东莞打工,我后来新闻里看到受灾的消息,于是打电话询问。大哥一个劲地告诉我,家里没有事,一切都好好的。当然,这次真的让我体会了什么是“长兄如父”。

  大哥对长辈也是毕恭毕敬。就说大哥娶媳妇吧,大哥硬是推辞了好几个面容姣好的女人,娶了一个思想传统,为人老实,同样出身在大山的女人。他还不让母亲多操心,所有的彩礼都是自己一手准备的。继父临终时,大哥亲自为为继父穿寿衣,擦洗身子,把葬礼安排得妥妥当当。虽然继父从未对大哥笑脸相迎,我们和继父也没有血缘关系,但大哥在继父苍老的日子里默默地孝顺着,从未抱怨什么。

  还记得,每年给父亲扫墓,都是大哥带着我们。因为安葬父亲的那座山,山高路远,只有大哥才找得到。大哥知道我身子骨薄弱,总是把墓边的杂草清理后,才叫我过来一起祭拜。祭拜的时候,大哥总是说,父亲啊,我们大家子人都好,继父待我们也好,还有母亲经常惦记着你啊,如果你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哟。

  大哥出事那天,天气异常的沉闷,闷得人有些透不过气来。大哥是在小煤窑上班的时候出事的,,因为煤窑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塌方,人被煤矸石掩埋了。我做梦也没有想过大哥会是这般残忍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大哥的生命确实是这样结束了。煤窑负责人为了推脱责任,说,这是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我去过了小煤窑塌方现场。阴森森的煤窑巷道,悠长,恐怖。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过大哥喊一声苦,待我懂得那份苦的时候,他和我却是阴阳两重天。就这样,连一句道别的话都没有说,大哥就走了,这是我莫大的伤痛,也一定是大哥莫大的不情愿,永远的痛。

  等安排妥当大哥的后事,嫂子问我该把大哥的遗像挂在哪,我看着那年轻的如此眼熟的面容笑貌,顿时泪如泉涌。母亲说,大哥终于不再是我们的家长了,撒手丢下一大家子人不管了……教我们如何能心安呢?原本是要安慰我的母亲,此刻却抽噎着,泪水啪嗒啪嗒地落了一地……

  时光偷偷地从指缝间溜走,悄然步入了炙热的夏季。我去接母亲同我一起住的时候,我才看到,这个没有大哥的乡村的家已不再是家了——稻田荒废;犁靶锈迹斑斑;窗台上结满了蛛丝;闷热的屋里再也没有了欢声笑语……

  母亲生日那天,我和大姐都向母亲敬酒。而母亲却有些无动于衷,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看来,母亲是始终无法走出岁月的累累伤痛。等宴席散开的时候,母亲把末尾那杯酒散在了黄土里,算是敬大哥一杯吧,可这杯酒,该是大哥端给母亲喝的啊!!

  哎!大哥啊!来年的清明节,你教我如何对父亲说啊?你教我如何走过那些蜿蜒陡峭的路啊?你的离去,让我不得不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只是,我再也找不到那么一份依靠,我无论如何地努力生活,都无法回报你这个“家长”啊。只愿,你在天有灵,庇佑活着的家人们,幸福,安康,长长久久;只愿,在我无助的时候,你在天堂赐予我一点点力量……

叙事的作文 篇3

  我到现在都记得你的笑。嘴唇勾起一个美好的弧度,眼里满是温柔。

  一日,外面艳阳高照,我想着上次月考的成绩不怎么称心,决定坐车去书面买一些复习资料。

  在书店挑挑拣拣耽误了不少时间,结账时,我看了眼外面阴沉沉的天,就知道坏了——果不其然,我刚踏出书店的门槛,就看见一道刺目煞白的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雷鸣在我耳边炸开。

  “啪嗒。”一滴雨落在地上,瞬间迸溅开来。这滴雨就像打开雨闸的开关,天上就像倒下了一盆水,“啪嗒啪嗒”的雨声响个不停。

  我无力地站在书店的屋檐下,低头盯着我新买的小白鞋。因为不断有雨溅到我的鞋上,有些雨中还带着泥,我的鞋头已经湿哒哒的并且被泥溅的黑了。耳边是滴滴答答扰人心的雨声,我的心情越发烦躁了。

  这时,一个温柔悦耳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你是没有伞吗?”

  我扭头一看,后面是一个面貌生得极好、高挑的姐姐。她披散着乌黑油亮的长发,穿着一条雪白的长裙,柳眉下是一双温柔地能溢出水来的丹凤眼,眼角微微挑起,像不小心落入凡间的仙女。她的皮肤很白,但我觉得那是一种有些透明的病态白。

  她见我傻愣愣地盯着她看,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容太耀眼,以至于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烦躁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平静了不少。

  “是啊,出门的时候看太阳那么大,鬼知道会突然下雨嘛。”

  她将垂在颊边的一缕秀发别到耳后,说话的'语气熟稔地像已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我出门的时候天就有些暗了,所以我特地拿了一把伞出来呢。”这时,我才注意她手里还有一把橘红色的伞。她将伞塞到我怀里,语气轻飘飘的,就像在问“你吃了吗”一般随意:“你拿我的伞吧。”

  我愣了一下,急忙把伞往回推:“这不行!”

  她笑:“我家不远,你拿着吧。”这次她连给我回话的时间都没有,就转身跑进了大雨里。我看着她在雨里奔跑,白色的长裙在雨中飞扬。我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雨里再没有她的影子。一股来自她长发上的幽香在我身边,久久不散……

  我看着手中那把橘红色的、漂亮的小伞,忍不住微笑起来:也许,这就是我曾经与她相识过的象征吧。

叙事的作文 篇4

  听说,影子会动。我觉得有一点奇怪,心里有了一连串的问号,于是我想做一个实验。

  早上,我拿了实验材料:电筒、立体物品和白纸。我把干净的白纸铺在平平的桌面上,把我准备到各种各样的'立体物品,挑一种物品放在白纸上,把我的小台灯关了,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像有一条黑布把我的双眼蒙住了。我快马加鞭地找到电筒,把电筒打开灯,照在物体的左面,物体的影子马上“蹦”了出来,远近不同,影子长短也会不同。我心里就在想:远近不同,影子也会不同,那影子会不会转动呢?

  心中的问号刚“消失”,又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心中出现了。我推车应该不会转动吧。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再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实验就要开始了。我拿起电筒,在物体周围的上空,慢慢地转了一圈,发现影子像个调皮的小孩子,在物体周围旋转,妈妈就说:“其实借用阳光,也能做相似的实验呢!”

  原来,影子会旋转,还会有大小,长短,形状的变化。我终于明白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多尝试,不要道听途说。其实,影子只是会动的。我心中的大问号被解除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不但做了有趣的实验,而且还收获了许多知识呢!以后我要多做实验,我肯定会特别多呢!

  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才会有影子的出现。

叙事的作文 篇5

  到北京大学门口的时候,天色已经昏黄了,保安非常地尽职,学生模样地随便进,但是像我这样的中年妇女,他一眼就识别出来了。说要参观明天来。牌子上写着参观北大的时间,以及要进北门。我问旁边一个学生,北门在哪里,我明天好来参观的时候进。那个清秀的男孩子问我,就你一个。我说是的,他说你就当是我的家属,我带你进去,你啥话都别说。他在前面走,我跟着,他伸手招呼着我,意思是,我是他一起的。刚才挡我的保安立即昂首挺胸,对我行注目礼。北大的学生真牛,保安对北大的学生真好。

  男孩告诉我,哪边是教学区,哪边是住宿区,哪边有美丽的风景。他朝一边走了,我朝着另一边走。我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的问题,早上吃了一个玉米,到七点买多了,饿坏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食堂,人家打烊了。我问迎面来的一个女学生,哪里还有食堂,她告诉我,要到学五食堂,那里十点才关门。

  到了学五食堂,看到里面正面有两个窗口,侧面还有一个窗口。我渴坏了,想要喝点啥,便对着卖双皮奶还是酸皮奶(我没喝过,搞不懂)的那个窗口看,用手在坤包的侧面拉链里掏,试图找到一块一块的零钱。就在我低头找零钱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声音问我:你是不是需要刷卡?我抬起头来,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一个进修的教师呀?我看到的是一个男孩子,穿着红格子的衬衫。比普通的那些男孩子显得大一点,他个子很高,正弯腰和善地看着我。我正愁没人给我刷卡呢,真是求之不得,于是立即连连应声是的,是的。他问我想吃啥,他可以给我刷。我问那个双皮奶是啥东西,我渴了,想喝点啥。他探身把柜台后的双皮奶指给我看,就是一个大盘子里的单独包装的那么一些小杯酸奶。他说:吃那个吃不饱,要吃饭呢。旁边的窗口卖面,我想吃碗面,我问他:哪种面带汤?他说雪菜肉丝面带汤。我说我不想吃肉,他说那里的肉都是瘦肉,我说那好吧,就雪菜肉丝面。卖面的那里还卖饮料,我要一瓶水,但是没有水,只有饮料。他于是到旁边的窗口给我买了一瓶水。我没有零钱,最小的钱是十元。我把十元给他,他很过意不去,说他只带了卡,没有零钱可以给我找。我说不用不用。他仍旧满怀歉意,说那给你再买两个鸡蛋。我说一个就够了,我吃不了两个。但是厨师已将把2元按了,也就那么刷了。饭端出来了,我想要拿走,厨师不太放心,我说是刚才那个人给我刷的卡,我把钱给他了。厨师这下放心了。端上饭碗,我问男孩子,筷子在哪里,他于是抽了一双筷子平放在我的碗上。我说两个鸡蛋我吃不了,给你一个。他说你吃吧,能吃了。我找了一个靠门口的桌子,一对母女已经在坐,正吃着饭。我用目光四处搜索那个男孩子,看他的饭好了没,想给他一个鸡蛋,然后再动筷子。看了半天,没找着。我也就开始吃了。吃完以后我发现,那个男孩子就在我正前方隔了几个桌子的桌子上吃饭,后背窄窄的,长长的。受到他这么善意的关照,我想着怎么表达一下感谢,于是我走到他桌子旁边,手里拿着刚才翻了半天翻出来的三元钱,问能否再给我买桶饮料,要冰红茶。只要他给我一买,我就给他,告诉他这是我感谢他的,他要是不要我就跑掉。我心里是这么规划的。他站起身,走到窗口,很为难地说,刚才把卡上的钱刷完了。在我们面前的桌子上,有同学在吃饭,他们的饭卡都放在桌子上,男孩子有些可怜巴巴的看着那些卡,可能想着要不要开口求一下人家。我说不用了,不用了,我本是要感谢他的,怎么能为难他呢。男孩说,你等一下,我带你去超市买。我说好。他说那你等一下,我把饭吃完。他吃的可能也是面吧,只剩汤了。桌上放着一个袋子,里面似乎是一件厚衣服。那是他随身带着的。我坐在对面看他喝汤,他问我,是游客吗,我说是的。我是来北京游玩的,来看看北大。

  步出饭堂,我们去了物美超市,超市好像是地下室,不是很大。我问男孩,这里有没有水果,他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男孩再次歉意地说:要不我明天在食堂给你买,食堂买还便宜,我立即连声说不用不用。我是一个游客,明天还不知道在哪呢,哪能为了一点水果再回到北大。走到饮料货架,我问他,哪个好喝,他说茉莉花茶好喝,他平常常喝,看这么一大桶才三块。食堂的中桶三块。这里的是那种矮矮胖胖的瓶子三块,装量要多一些。我毫不犹豫地拿了茉莉花茶,没找到康师傅水,我说算了,就只买饮料吧。到收银台的时候,男孩给我找到了一瓶康师傅水,我付了钱,我们上台阶出超市,我把茉莉花茶递给他,他不要,我说水是我的,饮料是你的,我送你饮料还想请你给我指一下未名湖在哪。他说不要不要,你拿着喝。我带你去未名湖。推来让去,怪不好意思的,我也就不再勉强,把两桶都装到我的包里。

  在树木掩映下,我看到了一湾绿水,男孩告诉我这就是未名湖。湖就这么小吗,是不是有点名过其实了。我们站在湖边聊了一会,我拿出手机看了一下,八点多了,我说咱再往前走吧,我住在雍和宫旁,地铁不知道几点关,他说地铁线路不同,关门时间也不同。没走几步,我看到了另一片水,绿绿的,静静的,安然甜睡一般。原来刚才看到的只是未名湖的一个小分支,这才是真正的未名湖。

  我问男孩,学校附近的旅馆多少钱,他说那种普通旅馆70元。我说我的是一百一,有点贵,还凑活吧,在能力承受范围内,我过几天就走了。我心里最为介意的是那是男女混住的房间,就怕什么时候来个男的了让人作难,价钱高倒在其次。但是对于一个陌生的男孩子,又是晚上,我没敢说出我的顾虑,怕他想着,这人怎么回事,住男女混住的房间,啥品质?

  我问他学啥的,他说他是学哲学的.,现在是博士,他家是山西的。我说哲学是不是很枯燥,很没有趣味性,他说是的, 哲学博士生都是男生,没有一个女生。我问哲学能解决具体的生活实践问题吗,他说可以啊。哲学里面有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国家层面来说,哲学告诉统治者,国家要安定,人民先要安居乐业,幸福安康。这些有些高深了,我听不大懂。我说我学过现当代文学,但是我觉得学过和没学过没什么区别。他说他们老家没念过书的农民种地和一个大学生种地外观看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大学生对世界和自我是有清楚的认识的。人和动物的区别便在于思考。狒狒可以很像人,但却无法和人等同。我说想的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不想倒还快乐。他问我现当代文学的在职研究生学完了吗,我说学完了,他说那就好。

  我们沿着湖走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塔,他说那是博雅塔,当时我也不知道字怎么写,后来看到了北大出的书的封面上就有这个塔。

  到了东门,我说那我走了,我走了几步之后想起饮料没给他,便取出饮料给他,他不要,我塞在他手里就跑,他跑着追,我觉得很尴尬,对他说:你不要追我,他停下来,很过意不去地说:你旅游呢,拿着喝嘛。我说我再买呀。我说:你已经很好了,谢谢你。然后转身走了。其实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你真善良。

  走了几步,手机响了,我第一反应就是刚刚分别的这个男孩打的,转而想,我没给他留电话,也没要他的电话啊,怎么可能是他打的呢。拿出手机,是我外甥女发的短信,短短的一句话。我一边快步走着,一边把手机放回包里,出东门,进地铁站。

  一个小时候,我回到了旅社,想想我居然邂逅了一个北大的哲学博士生,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我可是一个生活底层的小人物哎,没官没职,没名没利,受尽了生活的艰难和他人的作难。可是我居然受到了一个博士生的关照,我哪来的这么好的运气。

  八月八号早晨,我先去旅社附近的地坛公园逛了一圈,这个公园本身没什么知名度,我对它在意是因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那篇文章里,史铁生讲述了他双腿残疾之后坐着轮椅,去地坛公园一天一天的消磨时间,那里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在那里一整天一整天地思索生命的意义。母亲怕他想不开,总是悄悄地寻找他,待到看到他了,焦灼的心情才能如释重负。有时候他先看到了母亲,但是一个男孩子的骄傲不允许他先去招呼母亲,他便装作没看见而继续思考。常年呆在地坛公园,使得他熟悉了地坛公园的树木花草,蛐蛐和蝴蝶,他自己宛然成了地坛的一部分,就在他这样的消沉中,母亲去世了。母亲是不能瞑目地,她担忧着她的残疾的儿子,不知道自己死后儿子怎么生活。母亲的去世促成了史铁生思想的转变,他无法再自怨自艾,悲叹命运了,生存摆在了面前。对于母亲生前忧心如焚的痛苦,史铁生追悔万分,他的残疾不是母亲的错,可是他却用残疾折磨了母亲那么些年。

  我把地坛公园走了一遍,还真是挺大的,史铁生的母亲也罢,史铁生也罢,都已不在人世,那一对平凡的母子留下的只有那么一缕哀愁,在地坛公园阴郁的树木花草间飘散。生命是短暂的,爱是永恒的。爱给了生命抗争的力量,生命诠释了爱之伟大。

  出了地坛公园,我去坐地铁,四路,先坐到远端的颐和园,打算逛完颐和园再折回来逛圆明园。颐和园真大,我想绕着湖走一圈,半途放弃了,湖太大了,走来走去,不就是风景吗,风景和风景又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呢,它就是再漂亮,不还是个死风景吗,不能吃不能喝的。出了颐和园,已是中午。都走到圆明园门口了,我改变主意了,没有进去。断壁残垣,看什么,耻辱?残缺美?还是看古代帝王对对人民横征暴敛大肆兴建燃然后在帝国主义面前软弱无力听任盗抢?

  还是去故宫吧。看了那么多的宫廷剧,真想看看真正的皇宫。坐地铁到了天安门东,过安检,进天安门城楼,跨入朱红的大红宫门,踏上皇宫的青石地面,努力地想让自己感受贫家女儿进入皇宫的欣喜,可是没有,这个清明时候代表了最高权力和顶级富贵的地方呈现在我面前的就是一道道门,一座座殿,一个个宫。皇上不是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嘛,怎么觉得这些房子住不下那么些人,她们睡地上吗?也不知道她们上厕所都在哪,厨房在哪,声名显赫的冷宫在哪呀?呆在这金碧辉煌的宫里,不能够亲近自然,也不能接触大众百姓,就那么几个妃子,几个皇后,几个太监,围着一个叫做皇上的男人转,这不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嘛。在这四角的天空下,上演了多少阴谋和争斗,耗磨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夭折了多少红颜的生命,进了这个宫的女子,能寿终正寝的怕都是人中的精英。

  出了故宫,回头来看,红色的高墙,比监狱的还要高很多,墙外便是深不见底的护城河。里面的人即使有通天的本事翻出来,也得掉进河里丧命。这墙里面,住的是最高权力者,关的是身为奴隶者,逝去的是王朝,留下的是叹息。

  五点左右的时间,阳光依旧热烈。我想找一个站点坐车,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叫'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地方,站在一个圆形台子上,穿着灰色制服的保安说,今天已经闭馆,明天来吧。我是游客,我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来,若是能来,那边可以进去细细去看,若是不能来,我和纪念馆的缘分便也就是这匆匆一眼。

  继续朝前走,我走到了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似乎是北京最繁华的街道,犹如西安的东大街,我行走期间,感受到的是摩登,现代,时尚同时还有自己心里的压力,我是没有什么购买能力的,这样的街道,我也只能看看。

  离开王府井,坐地铁去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我想看看那个成就了很多草根演员的地方,大门的一侧是一个高柱子,上面写着北京电影制片厂,另一侧是一个弧形的拱顶,下面是支柱和电动门。一些农民工样的男子依靠着大门旁侧的绿化带的边墙坐在地上,有一个斜靠着他用单子包着的铺盖包。他门脸上蒙着厚的灰尘,显出疲倦的受难的痛苦,我不知道他门是不是要坐在这里过夜,我问其中的一个,你们是不是应聘群众演员的,他摇摇头,不再搭理我。

  在 折回地铁站的路上,一个扎着头发的小个子男青年在弹着吉他唱歌,吉他盒子放在面前等着观众往进扔钱。我听到了这样的歌词:北京的冬天太冷,我单薄的衣衫挡不住寒风,北京的面包太贵,我干净的钱包只能亏欠那可怜的肚子。

  北京,北京,这是一个承载了梦想的地方,多少人在这里美梦成真,又有多少人伤心离去。但是就算离去的也比我这样的游客强,他们曾把梦想高高举起,游客呢?看看,走了,什么也没留下,也什么也没带走。

  回到旅社,洗漱后睡下,门锁窸窣地响,我惊恐地问谁,一个声音回答是住宿的。我去开门,进来一个小伙,我有点不自在,卫生间只隔着一道塑料帘子,这样住,安全吗?我还在那里满心懊丧呢,又来了一个男子,住在了小伙的上铺,他们的床和我是对面,我把脸对着墙,勉强自己赶紧睡着,居然也就睡着了。

  次日早上,对面上铺的男子退房去别处了,下铺的小伙继续住,他问我要住几天,我说住着看吧,哪天不想逛就走了。我猜他盼着我赶紧走。我也同样盼着他赶紧走。感受相同,彼此彼此。

  九号了,来北京的第四天了,我打算回北大找一下那个哲学系的博士生,我想得到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做朋友,这么好的人,碰到了,怎么就这么不在意地给丢弃了呢?如果他是钻石,我需要他来富足我贫寒的人生,如果他是阳光,我需要他来温暖我孤独的心灵,如果他是光亮,我需要他照亮我暗淡的路程。我要找到他。

  来到北大门口,这次得排队进去了,长长的队伍,在烈日下缓慢移动。队伍侧面有人在招徕生意,不用排队直接进去,一个人五十。我还是排队吧。

  进了北大,找到博士生楼,楼管给了一个房间号,我去一看,不是,这个青春飞扬的男孩子告诉我,哲学系博士生有200多个,彼此不怎么认识,因为进入博士阶段,主要靠自己学,他是山西的,但他不认识我所说的人,因为我提供不了照片,姓名,电话,他也无法为我找到。怀着深深的失望,我去饭堂吃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身边全是青春美丽的女孩和翩翩往来的少年,我七号碰到的男孩,你一定在这个院子里,可是你在哪里?为找山西男孩消耗了一上午时间却一无所获,我失望地离开了。

  坐公交去找原来姜彩艳老师说的现代文学纪念馆,找是找到了,已经晚上八九点钟了。早关门了。好歹知道了路线,明天来吧。去附近的饭馆吃了一个煎饼,花了十元,还把一大桶康师傅水给丢在了那。

  回到旅社,对面铺位的男孩已经回来,我心里别别扭扭的。睡下之后,又入住了一个女孩,住在男孩的上铺,这下我心里平衡了,混住就混住吧,这不是自己住自己的,没什么干系嘛。

  十号早晨,起床之后我去洗澡,洗完澡之后才发现对面上铺的女孩早走了,我是在和一个男孩同住一室的情况下洗的澡,卫生间的门是用一个塑料帘子代替的。我的个妈呀,我要知道女孩不在,我哪敢洗呀,太惊险了。

  按照昨天踩好的点,我去了现代文学纪念馆。树木稀疏的草坪上散落着一些雕塑,和一些正统的政治性雕塑不同,这些雕塑体现的是其本人的个性,显示出生活的气息。赵树理的雕塑是赵树理低着头,背着手走着,手里牵着一个绳,绳子拉着一头毛驴,毛驴上坐着一个村姑,村姑侧坐着,羞涩地低着头,长长地辫子搭在身前,两手交叠着放在腿上。丁玲的雕塑是披着军大衣,微胖,一脸革命者的豪迈乐观。鲁迅的雕塑我没看懂,像是半张脸,几横几竖的几何图形一样。郭沫若的雕塑是穿着西装,两手上举,正在激情澎湃地高喊的样子,西服的扣子是开着的,西服的下摆高高扬起。

  纪念馆里收罗了一些作家手稿,更多的则是图片。毫无疑问,第一组专辑图片是鲁迅,其次便是文研会,创造社等,顺着文学革命的脚步,走到了革命文学,然后又到了四十年代的多元化文学,之后便是建国后的一体化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先锋文学。 最后是以谁收尾的,我给忘了。

  逛完纪念馆,好似把现代文学以来的百年文学路程走了一遍,只是我是走马观花,外行看热闹地走,因为不懂,也就没有耐心细看。

  我不知道我还能去哪,我对北京最向往的地方逛完了。一天一百一,一天一百一,我有点受不起了。

  回到旅社,正是正午,我让朋友给我预定了车票,然后办理退房,背上行李,回到北京西站,我坐上了五点多的动车,开始了返回陕西的 路程。

  回到西安,去亲戚家住了一夜。八月十一日,我回到周至,略作收拾,十二日,星期五,我走进办公室上班。这里是我的世界,是我一生坚守的地方,是我赖以生存的所在,也是我逃脱不掉的命运。

  北京,成了记忆,北京,不再遥远,那个学生,我曾遇到,那座皇城,我曾走过。

叙事的作文 篇6

  还记得我刚转入这所学校时,是那么胆小,那么不安,是那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给了我勇气……

  开学第一天,妈妈领着我走进教室,眼前的一切是即陌生又吸引人,我只觉得五十七双眼睛都盯着我看。我不敢抬起眼皮,只觉得心跳加速,快提到嗓子眼了,脚也软绵绵的,不停地抖动。五十七双眼睛也随着我的.身影转动,我只想赶紧找个座位坐下来。

  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着。

  “你叫什么名字?”我前面的同学迫不及待地问,可是,胆小如鼠的我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位置上,那同学见我不回答,也就不再追问了。

  上课了,班主任梅老师走了进来,笑眯眯地说:“今年,我们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我们请他来做一下自我介绍。”

  老师的话一说完,我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敲了一下,都快蹦出来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一双眼睛都看着我,每一只耳朵都准备听我的发言。

  我紧张极了,迟迟不肯走上讲台。突然,有人轻轻地鼓起掌来,掌声从小到大,我看见一双双充满友好和鼓励的眼睛。我屏住呼吸,对自己说,要有胆量,加油!上去,这不正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吗?我勇敢的走上了台,这时,台下不知谁带的头,全班又响起了雷鸣一般的掌声。

  这一阵阵的掌声使我的心一下子神奇地放松了。

  “我叫潘俊挺,今年12岁……”结束了,台下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走下了台。

  掌声确实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啊!那次以后,我迅速融入了新的班级生活……

叙事的作文 篇7

  “孤树”,是我给它取的名字。它的叶随风飘落,终日默默直立在那村庄,想言明那无法言明的痛。它一直孤独,寂寞着,直到那一年的冬天。

  夏季的一天,一个男孩不小心被树根绊倒了,他的母亲指着孤树破口大骂。任谁也不知道,在那之前,小孩曾用力地踢着孤树的根。好痛,真的好痛,孤树的痛,人类何曾听见。常说人的触觉是敏感的,那植物呢?人类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恣意的破坏令孤树伤感倍增。夏日严寒,大概是它的心情吧!

  秋天,那村庄里枫树的景色真的很美,吸引观光客的到来。游客不舍破坏枫树,便随手捡来一颗石头在孤树身上雕刻,只因孤树是一颗最平凡的大树。这一刻,孤树又多了一道伤痕。难道它的生命就那么不起眼,不值得被人们在乎吗?它想哭,但泪水是不允许它浪费的。没有人的关心迫使孤树必须自力更生,好好地照顾自己。我想他已经习惯孤独,独立与坚强是它人生的必修课。

  冬天,落叶飘零。村庄来了一名不速之客——守茗。原以为是过客却成为孤树心中一辈子的住客。孤树的心就在那一个冬天再次感到雪中送炭的温暖。守茗,植物研究者,他背负人类欲复原这世上万物的重任,踏片世界各地。原意只是来村庄避寒,却无心发现百年老树——孤树的珍贵。守茗为孤树填补伤口,做足了保暖措施,给予孤树满满的关心,融化了孤树冰冻已久的.心。无法言明的感激就在这个冬天建立起来。

  隔年的春天,守茗走了,路径此地的人,总有一天还是会走。但守茗在临走的前一晚写了一封信给孤树。他深信每棵树都住着一个最纯真的灵魂,世界万物皆有感。“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缘有可聚之时日”,有一天他会回来的。是守茗令孤树知道并相信这世上任然有一群人努力地保护树木,保护地球。

  这一天,晨光熹微,隐隐约约的,好像是守茗的背影,他来了又走了,一切就如梦。昔日在孤树身上的伤痕已结成疤,心里的伤痕也痊愈,谢谢他曾那么用心地保护孤树。感谢人类曾经伤害,修复,珍惜孤树,感谢人类曾经伤害,修复,珍惜地球。

【叙事的作文】相关文章:

叙事的作文09-18

叙事的作文12-07

叙事作文07-27

(经典)叙事的作文07-31

[精选]叙事的作文07-05

叙事作文(经典)10-07

【精选】叙事的作文07-22

叙事作文07-23

叙事的作文(经典)10-15

叙事的作文[经典]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