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演讲稿

时间:2023-12-24 08:01:32 演讲稿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初中生演讲稿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演讲稿

初中生演讲稿1

  无意之中,我闯进了这样的一群人之中,他们起早摸黑,长年累月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一点一滴都奉献给自己的学生,无怨无悔。我也曾经追问过自己:是什么让他们这样为了大家而牺牲小家?是什么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献?

  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他们坚持,是因为他们常怀感激之情。我曾经问过梅寿桃主任,为什么他能够常常满怀激情,他说:“我们这些学生是真的可爱呀。你看,学习对他们来说是这么困难,他们居然个个都坚持学习,这么像一个学生。”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只要一个学生像一个学生,他们就充满了感激,迸发出无限的工作热情。

  更何况,还有很多的学生,会在新年旧岁的季节里给我们捎来声声问候,在天南地北的人流中给我们送来暖暖祝福,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延续我们的勤奋和智慧,他们,又怎么会忍心放弃一个学生呢?所以我看到许多老师,在教室里认真地传经布道,倾其所有;在运动场上拼命地呐喊助威,不不遗余力。只因为,他们心中有爱。

  他们坚持,是因为他们常怀事业之心。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把学校真正当成自己的家。我记得袁新乔主任曾经在招生会上说,只是不愿意看到学校垮掉。平淡到有点无奈的一句话,却动人心魄,振聋发聩!只是不愿意看到学校垮掉,他头戴草帽,顶着炎炎烈日,走村访户,也是不愿意看到学校垮掉,当全校师生都酣然入梦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政教处通宵达旦地值班,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今天,我终于读懂了他的平淡。他曾经给我们介绍过招生的经验,说最好在正午时分和晚上去走访,那样效率高,还给我们讲过一次走访的经历,说是半路遇上了暴雨,后来直到天快黑时雨小了才找到那个学生的家,等他回来时,夜已经很深了。

  我知道他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招生是要吃点苦的,但我更想问一问:当暴雨之后的冷风以60码的速度吹到湿透的身上时,冷不冷?当看到万家灯火之中,别人一家人团坐在饭桌边,其乐融融地享受天伦之乐时,饿不饿?我们不知道他内心的感受,他用一句平平淡淡的话抹掉了——只是不愿意看到学校垮掉。但他这种为了事业而坚持的精神却是抹不掉的。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才有了我们学校短短几年迅速发展的'现实。

  他们坚持,还是因为他们常怀责任之感。我们应该都还记得,今年高考之前,杨利斌主任颈上长了一个瘤。老师们、学校领导都劝他赶紧去治疗,可他却说:“马上就要高考了,现在是关键时期,我不能丢下高三学生不管。”他一直坚持到高考之后才去医院,他的眼中只有学生,但我们都知道,他的家中还有两个可爱的孪生儿子和一个女儿啊,万一他要是倒下了,叫这蹒跚学步的小孩去依靠谁呢?他爱自己的学生,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女吗?不,是一分强烈的责任感让他做出的选择。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也许,他们并不美丽,但他们阳光,也许他们并不伟大,但他们庄严,也许他们并不完满,但他们努力,也许他们并不永恒,但他们真诚!他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为了千家万户的希望,为了学校的兴旺发达,默默牺牲,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坚持,搭起了一座通往成功的希望之桥,让我们为他们喝彩!

初中生演讲稿2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相信大家都熟悉《西游记》的故事吧。大家最喜欢哪个人物?孙悟空!对,孙悟空机智勇敢、神通广大、聪明伶俐、武艺高强。那么我们能不能成为孙悟空那样的人呢?

  有同学说不能?因为孙悟空是天地所生,是神胞仙胎,并且出生在名山大川——花果山。我们是普通人,出生在平凡的地方,这就注定了我们与神奇无缘。

  我们出生的地方平凡吗?在宇宙的海洋里,我们所处的太阳系和地球,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迄今为止,我们关于生命的确凿证据,只能在地球上面找到,相对于死寂的宇宙,地球不是名山大川吗?生命从诞生到进化到人类,用了几十亿年的时间,而孙猴子若想进化成人类,还需要上百万年呢?因此,我们每个人和孙悟空一样,都是天地所生,都是宇宙的神奇。

  孙悟空出生后,和普通的猴子一样,在山中,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我们出生后也和孙悟空一样,遗忘了自己的生命原本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或者说,许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原本是一个奇迹。

  孙悟空为什么会发现自己生命中的神奇?他为什么可以做美猴王,是他比别的猴子有特别的神通吗?没有!他靠的是什么?他靠的是担当和勇气。当众猴发现水帘洞时,谁都不敢进去,孙悟空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于是,他从此就成了卓然于同类的领袖。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是与生俱来的吗?

  《西游记》中写道:次早,悟空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这段话告诉我们,任何神通的`修炼都需要强烈的意愿、持久的寻找、刻苦的训练、谦虚的询问和追索。

  只要像孙悟空那样努力,就会有奇迹产生。因为生命的潜能是不可穷尽的。今年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个叫刘伟的青年,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这样两句话勉励自己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感动中国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自己的生命原本就是一个奇迹,刻苦学习,不辜负来之不易的生命吧!

  谢谢大家!

初中生演讲稿3

  是不是男孩都想成为宇航员,是不是女孩都想成为演员?可这些遥不可及的梦真得会变成现实吗?不经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每年那么多人报考宇航员,可是真正登上太空的屈指可数。许多人在演艺圈奋斗一生只能混口饭吃,跑个龙套演个替身。那些逆袭的事件不是没有,只是太少。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但不是每个有准备的人都能得到机会。冠军只有一个,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的梦想很简单:找一份前途光明的工作,嫁一个好老公,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这个梦想很自私但却很现实。我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妈妈是一个服装店老板,但她一定要给我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她向桐高一些学生的家长取经。她把我培养地那么优秀,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我未来的生活不像她一样那么辛苦,那么劳累吗?某一天,喝着星巴克刷着抖音,突然发现,四十还未到的母亲已经爬出几根白发,那张脸上,已经出现了用化妆品也遮不住的皱纹了。你会怎么想?难道你不会心疼吗?不会自责吗?这不都是因为我们而产生的吗?虽说,人应该选择自己的人生,但是有些事是你逃不掉的,比方说:生儿育女,父母老了要抚养他们。所以,我们拼命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正是在为一个家庭而奋斗,我有能力了,才能让我未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机会,才能让我未来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才能让为我们付出了大半辈子的父母过上幸福的后半生。

  这时候,就有人要向我提出疑问了。“作为新一代,只为自己的小家着想,是不是太自私了?”我想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变得优秀,培养一个更优秀的孩子,两代优秀的人付出的总比我一人奋斗一生要强吧!这和苹果公司将手机从4代出到8代也是同一个道理吧。

  还有人问我:“这样子的人生未免也太无聊了,有什么意义呢?”我又想说,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你劳累了一天,回到家有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儿子一个吻老公一个拥抱,这还不够温馨吗?比起那些独自周游世界,一路交朋友只不过是为了温暖一下孤独的心灵的那些人,要强得多啊!家庭事业双丰收,才能是所谓的人生赢家!这也正是我梦想里的第一条,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能让你更好地看到世界,才能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父母,乃至国家提供最好的!目前来说,考上桐高是第一步,准确地说这是我妈的梦想,但是能够让她满意就是我的梦想!

  因此,我的梦想很简单,可实践起来很漫长;我的梦想很自私,可细细品味又很无私;我的梦想很特殊,可却是目前社会最最现实的写照,梦想很重要,很重要!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初中生演讲稿4

  有一个人,让我们日日夜夜不能安眠;有一个人让我们费尽心思也猜不到他的意图;有一个人,让我们在一个个周末的夜晚奋笔疾书;这一个人,甚至几乎可以决定我们的一生。

  他是谁?他不是老师,也不是家长。他是出题人。

  但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语文的出题老师。

  不是为了一种以报复的心理去欺负那些“祖国的花朵”;不是为了成为学生口中那个可恶而又遥不可及的危险人物。我不为名,不为利,且听我娓娓道来。

  近年来,语文的地位日趋重要,成为我们过“中高考”这独木桥的加分项。仿佛拥有了语文,我们就可以走向人生的颠峰。可偏偏他是一个不好搞定的人物。

  不知大家听说没有,网上有这样一个新闻:有一女生写了篇文章,被登上了一部杂志上,就问你巧不巧,她高考时的语文阅读题,刚好是那篇她自己写的文章。可想而知,那时的女生该有多激动!可是,结果呢,让人大跌眼镜,12分的阅读理解,她只得了五分!她分析自己的文章,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竟只有五分?这说明什么?是她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如出题老师吗?不,是现在题目的机械化、套路化。

  相信这点大家都是有体会。记得上次月考,有篇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是“一缕阳光照在父亲的脸上”,问:这阳光有什么含义?但是我的内心:完全黑人问号脸!一缕阳光能有什么含义?怎么就好巧不巧地照在了父亲的脸上!?即使如此,拉提凭着我不好,不怕的语文功底,一共四分你的那个三分,但我自我感觉自己大的挺强的。

  说到这儿,不防提一下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不知道他的哪篇文章里写了句“晚安”,没错,就这“晚安”两个字,有个学校的出题老师也不放过,大做文章。这两个字,他好像是这么分析的“晚字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已经处于黑暗之中,人们不能安居乐业,暗示了……安字又表达作者……的美好愿景。”如果周先生在世的话必定也会佩服出题老师的想象能力吧。这无疑不再说明现在考题的奇葩。

  不仅如此,出题老师竟还要让15%的学生做不完试卷。就让一向做语文试卷很慢的我发了愁。记得一次月考,距离考试结束还有50分钟的时候,我还有一篇说明文、文言文和一篇作文没写,于是急的我几乎是想都不想就把答案写上去。交卷以后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想不起自己答了些什么。随着考试内容的增多,这代表我们思考的时间变少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从想变成套,从思考问题本身变成采分答题,按套路答题。这在我看来,是一件可悲但又不得不去这样做的事。但话说回来,这同时也是目前检验学生水平最公平的方式,你我都无话可说。

  长大后,我要出题,题量不会很多,但一定很精,脑袋里有东西的人会从头顺到尾,但脑袋里空空如也,只凭套路得分的人一分不得。注重学生实打实的真实感受,而不是随便写些形于表面,心灵鸡汤就能蒙混过关。

  还是不可否认,应试教育下的语文题目的确检验得到学生的水平,但我觉得不深刻、不具体且有些洋洋洒洒的作风,甚至生拉硬扯,把原本普通的句子、词、字变得不普通,似乎有些偏离语文“注重思考,答案不唯一”的理念。降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必定要适应这个时代的方式,这是生存法则,但这并不代表以后。记得《熔炉》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但我认为“如果想要不被世界改变,我们要先改变世界。”

  或许若干年后,你们的孩子会跟你们说:这个叫夏函文的出题老师真讨厌,出那么多题,但总算出的题很符合我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