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考话题作文集锦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话题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话题作文 篇1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xx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必然写不好,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供学生写作的话题,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没有定死在某一点上,所以容易唤起考生思维上的共鸣,便于他们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来。上述供写作的几个话题,无一不是与考生的所见所闻所接触所感举的生活面有关。
话题作文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写作:
(1)要根据话题这个词语及有关提示、要求,结合自己的写作优势,确定的文体和的大体范围。如写记叙文,还应该进一步确定使用何种人称进行写作。
(2)根据提示要求及自己确定的文体、写作范围,给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既然允许自拟题目,而且也规定了评分标准,考生就不能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作文题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如以对话为话题而拟订的几个作文题:《对手间的对话》《我和爸爸的文学对话》《无声的对话》《我和同桌》《对话也是竞争》等。
(3)主题确立。材料选定后,就应该选择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使以独特的面目出现。尽管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但由于同龄人相似的经历、阅历和相近的思维层次,撞车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此,选用适当的写作技巧,结合文体的不同表现,使即便是相同的主题,相似的材料也有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使读者(阅卷者)对的可信度和愉悦感。
这三个步骤环环紧扣。实际上,除了第一、二两个步骤外,话题作文的这个写作顺序与一般的命题作文并没有多大差异。而且,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同样要讲究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布局巧妙,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等,虽然要求高了些,但既然是要求,自然要超出目前学生们的水平,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写好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生活要深入
其实,生活要深入是写好任何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生活,哪来的写作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感悟,才能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从生活中找到为我所用、唯我所有的材料,写好作文,才有可能。命题作文是如此,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考生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当然,这里也需要多读多思,不断积累,博览课外读物,咀嚼时文英华,注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话题作文才能真正有新颖别致的可能。
2、拟题要到位
话题作文大都要考生自拟题目,有的考生贪图省事,直接就把话题当作题目。其实,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下策。因为作为话题&rdqu;的词语,覆盖面极为宽泛,轻易用这个词语作为作文题,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下一步立意、选材、布局方面的难度。正确的做法是拟题前认真审读提示语,调动自己的个人阅历、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紧扣话题这个词语,深入思考,在这个词语的前后加上若干个词语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恰到好处地拟订出适合自己写作的的题目;也可拟订一个字面上和话题这个词语并无关系,而实际上与这个词语有强烈的内在联系的作文题。题目最好要能比较鲜明地透视出文体、立意、选材等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从多方面制约、帮助自己的写作,同时还可给阅卷者带来愉悦感染。
3、文体要得体
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指的'是不限制用哪一种文体,以便于写有专长的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并不等于文体的泛化(当然,如果考题能像高考一样,提示文体自选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文体的选择可以随意,但选定后,保持文体自身的规范与和谐却是必要的。有的考生把文体不限;误以为可以写成不管什么样的文体,结果出现一些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之类的,搞成一种文体的大拼盘大杂烩,信笔胡言,非驴非马,客观上影响了内容的表达,这是不可取的;为了标新立异,有的考生甚至还写出一引起令人震惊的另类作文,这更应该及时纠正,以免延误大事。诚然,现在有些报刊上确实有些不伦不类,文体特征不鲜明,令人难以卒读。我们考生毕竟还处在学习写作阶段,文体的特征一定要鲜明,这既便
于自己写作,也便于阅卷者阅卷。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擅长扬长避短,选择文体,确定自己是写什么文体后,就要在自己的中鲜明地表现出这一文体的语言特征。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来写,在中要表现出语言的形象性;抽象思维发达,说话条理清晰,善于条分缕析的考生可选说明文来写,在中要表现出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议论说理的同学可写成议论文,在中要表现出语言的严密性。其实,还可以写成童话、寓言、剧本、书信、日记等等。当然,这里也不反对写合乎要求的比如夹叙夹议的,因此,考生平时就应该多培养一些规范的文体意识,多养成一些高质量的文体风格,在考试中就可以多一些选择余地。
4、巧要运用
话题作文要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作技巧,说穿了就是巧妙地安排和表现作者已经选定的有关材料,使作者初定的主旨得以充分表现的方法。必须承认,写作是有技巧的,尤其是这类充分张扬写作者个性的作文,如果不用写作技巧对选定材料进行锦上添花般的着色添彩,就犹如一潭死水。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努力打好写作基础,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然后根据自己的写作功底与个性,打破;一着鲜,吃遍天;的狭隘意识,着重掌握几种不同类切合自己写作习惯,张扬自己写作个性,显示自己语言特色的写作技巧,认真多学几招;,以适应不同的写作。
5、点题要明朗
点题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的中心思想提示出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应试,应该让阅卷者在短期内就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印象,了解这篇的材料和题旨,恰如其分的点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恰当的地方(一般在结尾处,也可用;题记;的形式出现在文首),恰当地点题,不但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收束文脉,更重要的是,让读者(阅卷者)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把握的中心思想,对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话题作文的点题,一般可以采用明点的形式,在适当处出现和题目中关键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词语,直接解释和说明题目的含义,提示出的中心思想,以得到读者(阅卷者)的认可并赞同,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
这样,写好话题作文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中考话题作文 篇2
假如我给你两枚硬币,要你想办法将整个世界遮起来,你做的到吗?答案其实很简单,将它们放在眼睛前,这样一来,除了这两枚硬币之外,你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整个世界也因此从你的视线内消失了。
很多时候,我们总把问题放在眼前,遮天蔽日,使得自己不见天日,在黑暗中痛不欲生,期待问题能自动消失,可是往往忽略了一个办法:我们其实可以将他拿离眼前。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变小了,我们也重见天日了,自然可以用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去解决它,而不再痛不欲生。
当你在烦闷,痛苦或无奈时,试着转一转身,看看事情或问题的另一面。虽然眼前的路似乎十分狭窄,崎岖曲折,可是别怕,因为一定有路,即使难行,但只要抱着坚定的信念,平坦的大路就在你眼前。世界上本没有绝路,但有些人去走上了“绝路”,因为它们都将问题放在眼前,看不见旁边的`小径,弯道,而一味地往他们认为的“绝路”走去,因此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千万要记住:天无绝人之路。要珍惜自己所以的经历,因为他们就是你的财富。一个不懂的使用自己财富的富翁,其实是一个穷人!
中考话题作文 篇3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在一起最爱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成熟的标志是稳重大方,有的说是遇事有主见,有的说是会办事,有的说是懂得关心、理解别人,有的说是善于认识自我、否定自我……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
中学生正值风华正茂、多思多梦的花季,一方面.渴望独立、成熟,另一方面,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又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这则话题,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
写作本话题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审好题。对所给的语段,要细读,要细领会。此文把"成熟"这一抽象的概念,用八个词具体形象地来表达:光辉--明亮而不刺眼,音响--圆润而不腻耳,从容--毋需对别人察言观色,大气--毋需向别人申诉求告,微笑--毋需理会哄闹,淡漠--毋需偏激,厚实--毋需声张,高度--毋需陡峭。并用三个浅显的比喻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可见,"成熟"是我们所渴望的,是我们所肯定的。二是立好意。"成熟"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义项有二:一是指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一是指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不论是植物、生物,写作时都要寓含或点明或譬喻人生,从而使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或用明确的语言揭示其内涵。当然,立意的角度很多。比如以此文所形象化的八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所比喻的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立意角度都是可以的。三是构好思。根据自己对"成熟"的理解.根据自己立意的角度,可以采用杂文技巧、散文笔法、书信手法、戏剧小品等各种形式,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
可以用记叙经历或编述故事的形式来诠释"成熟"。从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中、成长中,写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可以通过托物寓意的手法去写。把自己对"成熟"的理解或渴望或追求等意旨寓含在动物、植物的具体描绘之中。
可用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对"成熟"的见解。比如可以以"心理上、思想上的成熟"为议论的重点,揭示"成熟"的内涵。
例文一
谈成熟
成熟,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对于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对成熟的渴望之情就跟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之情一模一样。然而,对于成熟,我们又能领悟多少呢?
其实,成熟是一种心境。如果说生理上的成熟是秋天的金色,那心理上的成熟便是果实的芬芳。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而我们常说的成熟,便是这种内在的成熟。
作家池莉曾写道:"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果我们真正地对生活、对人生的本质领悟到了第三重境界,那我们才能算得上成熟。但事实上,在我们这些青年人中间,大多数认为自己很成熟的人,却处在第二重境界。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一些看法,便认为自己成熟了,其实这与成熟还差得很远。成熟就像品茶,喝第一口是那的苦且涩,等喝到第二口、第三口时,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从苦涩的后面生出,这就是成熟。
成熟最基本的含义是自立。一个饭不会做,衣不会洗,自己的起居都照顾不了的人,整天将成熟挂在嘴边,那就像井底之蛙大侃天鹅肉有多鲜美一样。自己的事情都做不了,却整天说自己很成熟,这真是让人无法恭维。成熟还必须拥有一种宽阔的胸怀,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人对事不斤斤计较,以博大的胸襟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就是成熟。成熟的人所必须具有的`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负责任。成熟者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有
正确的做人原则。那么他就必须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负责,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成熟就是做自己的主人。
做一个成熟的人,还必须具有对事业、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英国作家柯蒂斯曾说:"拥护一项非凡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这就是我对那些追求不朽之名的年轻人的忠告。"人生的成败,关键是事业的成败。挪威有句谚语:"人的灵魂在他的事业上。"我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为自己的伟大事业轰轰烈烈地拼搏一次,你会发现自己成熟了许多。但如果在这大好光阴下,整天大呼"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那你只会变得更加幼稚。
成熟不是学成年人的模样,吞云吐雾,猜拳行令,带着世故和圆滑,整天作沉思状。也不是偶遇一两次挫折,就大彻大悟,看透了一切。更不是以凝重的口吻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人生经验,哀叹人生的艰难,路途的坎坷。在成熟者眼中,这些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这种成熟下面掩盖的是幼稚,是空虚。真正的成熟是自然的潇洒。
现在的我也不成熟,刻意去模仿成熟已成为一种多余。因为成熟就是相信自己,相信青春,心平气和地等待未来的日子。而我坚信,成熟真的距我不远了。
评点:
文章就"成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至少有三大特点:一是层次清,主旨明。作者从"成熟是一种心境"、"成熟最基本的含义是自立"、"成熟的人就是负责任"、"成熟的人具有对事业、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真正的成熟是自然的潇洒"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成熟"的要义,
层次十分清晰。二是论证好。文章恰切地运用了引证、喻证等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论点。比如,引用了当代女作家池莉、英国作家柯蒂斯的名言和挪威的谚语来说理。既恰当又新颖。又比如,用农民渴望丰收、常人品茶等作比,既恰切又易使人理解、接受。三是语言好。作者行文自如,娓娓而谈,自然而亲切,尤其是作者表现出的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令人赞叹。
中考话题作文 篇4
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安守于自己不甘厮守的生活,确实很累。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绳子牵着的风筝,只能绕着固定的半径打转。即使怎样挣扎,怎样扑腾,也只能领略一点点有限的风景。而外面世界的缤纷多彩总如同镜中月、水中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却无法真实的触摸。于是,在这个平凡枯寂而又缺乏激情的玻璃屋子里,在百无聊赖中享受自己苍白的渴望。我渴望,渴望欣赏更多更多的美丽,我渴望更真更纯的爱恋,我渴望变成风,一直飞啊飞,飞往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伴阳光,随落红,与彩蝶共舞,与山水对话,不为眼前眼花缭乱的繁华迷惑,不为声色犬马的变迁伤感,不为……
但是,我只能在想象的海阔天空中徘徊,做一会黄粱美梦,我只能在微黄路灯的洒照下,踱自己蹒跚的步履,沉重而孤单。
渐渐地,如云的寂寞驻足在心灵之上,心门内开始出现一个个黑色的泡泡。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沉沦,感觉到了自己的枯萎。这时,我把目光投向我周围的`人群。我渴望神可以借由他们给我一些神秘的启示。只是,在这个机器轰鸣的时代,每个人都带着苍白的神色匆匆行走在水泥森林的阴影下。他们在找寻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没有人可以回答我的问题。
只能在地铁里,经由疾驶而过的列车带来的黑色的风,感受着一些沉沦的快意。只能在公交车上,观察一只趴在车头上的螳螂,看它就那样漠视车上一群呆若木鸡的人类,如孤云野鹤的侠士一般,将自己长长的触须肆意舞动。在心灵与这个瑜珈者相通的过程中体会无常。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一切。我发现想得到的还没有得到,该得到的却又已经失去。值得珍惜的东西正随着平凡的生活而模糊、平庸。一些物质的快乐正被奉为幸福,而真正的幸福被我们奢侈地用来交换一些泡沫。而时间的沙漏里只剩下很少很少的沙粒。
于是,当人事的繁冗游离于午夜的凉窗外,捧着袅袅腾烟的茶杯,我孤寂地凝望着深邃的夜空,让一些关于幸福的画面、声音、气味和一些若有若无的触觉慢慢回来。让它们慢慢驱散心底的阴霾和潮湿,凸现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向往和渴望。
我闭上眼睛,渐渐离开我身边的这个世界。慢慢的,我看到蓝宝石般的夜空中撒满了明亮的星星,看到曙光在屋顶尖上闪动、跳跃;我听到宿鸟发出温柔的声音,听到杨柳开始缠绵的情话;我感到落花正带着余香飘落空中,露水从新芽上滑落留下淡淡的痕迹……这时,我的灵魂仿佛脱离了我疲惫的身体,站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方,轻轻地跳跃着,细细地呼喊着,微微地欢喜着,人就有了流泪的渴望。
我不知道是不是神的故乡传来的语言,我只知道,我听到了自己心灵的呼吸。
【中考话题作文】相关文章:
中考话题作文11-26
[经典]中考话题作文15篇11-26
以成长为话题的中考满分作文600字05-20
小学话题作文04-01
中考的作文11-10
中考作文05-15
中考作文精选09-22
中考的作文10-29
中考作文素材10-16
中考材料作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