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自查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疫苗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疫苗自查报告1
XX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十分重视疫苗安全工作,从疫苗冷链管理、冷链设备更新升级、建立智能监控系统、电力保障、修订疫苗冷链应急预案等方面下大力气整改完善,精益求精,确保有效的疫苗接种到群众身上,建立起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助推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冷链的硬件建设
20xx年,全区共投入50万元为全区24家预防接种门诊购置药品储存专用冰箱各2台,其中一台为大容积的冷藏冰箱、一台为低温冷冻冰箱。各街道和城乡结合部人口较多的镇乡,因接种服务人口较多,疫苗储备量大,均又自行购置了1—3台大容积的冷藏药品专用冰箱。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疫苗冷藏仓库3个,容积达60余立方米;药品专用低温冷冻冰箱4台;依维柯改装冷链车1台,容积约立方米。
二、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
20xx年,全区共投入60余万元,完成了对全区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做到了对全区每台冰箱温度的实时监控,并可实现对温度曲线的记录和追溯,具有温度异常后的短信和语音双重提醒、冷链室的录像、接种门诊视频监控等功能,确保了冰箱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置。今后疫苗温度曲线将追随疫苗电子监管码系统,为疫苗接种的有效性、接种异常反应等方面监测提供依据。
三、管理制度
全区各预防接种门诊均独立设置一间冷链室,面积充足、干燥背阴、卫生整洁,配备独立的`空调,冷链室不得存放疫苗、冰箱、温度计外的其他杂物;建立冷链室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对疫苗和冷链的管理,在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的基础上至少一天2次人工查看温度情况,做好温度的记录工作,安排好周未和节假日的值班工作;建立冷链管理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院内需配备发电机组,随时应对停电等事故。
四、存在问题
产科接种门诊、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药品专用冰箱覆盖率较低,仍以家用冰箱为主,温度曲线的平直度方面与药品专用冰箱有较大的差距。
疫苗自查报告2
为了做好我镇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工作,落实XX疾控中心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工作紧急会议精神,根据会卫发(20xx)4号文件及会议要求,我镇开展一次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情况:
1、冷链系统管理: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有冷链档案,冷链运转正常,每天2次有测温记录,以保证疫苗质量安全。
2、接种场所管理:各类急救药品有配备,均未过期,上墙资料更新及时,有接种标记,接种处有明显的温馨提示语;接种场所以及接种器材定期进行消毒并记录。
3、接种现场管理:接种人员工作衣帽穿戴整齐,全部佩带胸牌并持有有效的'《预防接种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疫苗发放登记规范,确保疫苗不离冰,存放正确。电脑专人专用加密,信息化软件运转正常;做到人、卡、苗核对,及时、规范接种;接种二类疫苗,有充分征求家长同意,并落款签字,以严格遵行知情自愿的原则。
4、流动儿童管理:调查摸底资料齐全,卡册规范整齐。
5、预检情况:有专人负责预检工作,登记资料整齐,询问详细,已做好接种前的告知询问工作,并做好告知和禁忌症的询问。
6、接种操作:各接种人员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种方法、剂量、部位均正确,并在接种后留观30分钟,现场记录完整,做到一人一卡入卡入册及时,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三证齐全。
7、异常反应:一旦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均立即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登记,及时处理。
二、不足之处:
由于XX中心卫生院场所不够宽敞,未创建规范化接种门诊,故没有电化教育室,未开展电化教育。
三、整改措施
1、干沟社区接种门诊和留观场所不够宽敞,需要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尽快创造条件,创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2、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及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
3、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培训教育,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安全接种意识。
疫苗自查报告3
为了做好我县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工作,落实市局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工作紧急会议精神,根据崇卫发(20xx)34号文件及会议要求,我县开展一次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巩固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目标,进一步健全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全面提升全乡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全乡免疫规划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围绕“管理、服务、质量、安全”四个方面,着力解决当前免疫规划工作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
(二)量化考核,方便操作。分门别类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考核指标,科学规范,一目了然,方便操作。
(三)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卫生院结合当地工作实际,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成熟的经验和机制向全乡进行推广。
(四)分步推进,注重长效。科学制定行动计划,明确进度安排,及时督办跟进,完善长效机制。
三、具体指标
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资质认证率、接种人员资格证持有率和年度考核率均达到100%;卫生院接种门诊详细地址、服务地理区划、服务半径、7岁以下服务儿童数、服务模式和服务周期、服务时间、联系电话等信息每年年底前报XX市卫生计生委备案率100%;辖区内所有考核合格的接种人员信息每年年底前报XX市卫生计生委备案率100%。
疫苗自查报告4
为保障人民群众使用医疗器械有效性,我们针对上级文件精神,特组织相关人员重点就全院医疗器械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
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
医院首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管理组织,把医疗器械安全的管理纳入医院工作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医院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相关制度:医疗器械不合格处理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储存、养护、使用、维修制度等,以制度来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二、为保证购进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杜绝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本院特制订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对购进的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供应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三、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的合法及质量
认真执行医疗器械入库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四、做好日常保管工作
五、为保证在库储存医疗器械的质量
我们还组织专门人员做好医疗器械日常维护工作。
六、加强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管理
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临床,我院特制订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如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应查清事发地点、时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迅速上报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局。
七、我院今后医疗器械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医院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杜绝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发生,保证广大患者的使用医疗器械安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医疗器械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落实相关制度,提高医院的医疗器械安全责任意识。
2、增加医院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日常检查、监督的频次,及时排查医疗器械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服务患者,不断构建人民满意的医院。
3、继续与上级部门积极配合,巩固医院医疗器械安全工作取得成果,共同营造医疗器械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疫苗自查报告5
为了做好我乡冷链系统和疫苗管理工作,落实县冷链系统和疫苗管理工作紧急会议精神,根据会议要求,我乡开展一次冷链和疫苗管理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1、加强接种管理,规范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准入管理,对辖区内接种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对从事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核发接种人员资格证,无接种资质人员不得从事预防接种工作。要求接种单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的要求规范实施接种,在实施疫苗接种前先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告知一类苗免费政策,二类苗知情、自愿的前提下,不以任何理由强迫接种二类疫苗,不撤擅自用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不擅自开展群体性疫苗接种。
2、加强疫苗管理和冷链运转
接种单位能按照国家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保障疫苗储存、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冷链运转,保证疫苗质量。指定专人对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接收、分发、供应等记录,妥善处理好报废疫苗。
卫生院加大监督管理,对接种单位一类疫苗分发和二类疫苗购买的情况进行督查。接种单位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制订二类疫苗使用计划,实行统一采购,并做好疫苗生产、疫苗批发企业的资质查验,索取疫苗批号合格证明等工作。同时,加大对疫苗储存、运输及接种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好储存、运输疫苗记录
【疫苗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疫苗自查报告11-25
疫苗自查报告05-22
疫苗的自查报告08-07
(热)疫苗自查报告15篇10-21
打疫苗小学作文11-04
疫苗项目开发个人简历范文03-21
【优】疫苗项目开发个人简历范文12-25
自查报告07-03
课题自查报告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