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优秀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调查报告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学低年级,大量读写,提前阅读是大势所趋。然而,大三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不强,识字多少和教学速度是否合适,如何教会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学龄前儿童在进入小学一年级之前或多或少都学了一些新单词。为了了解大一新生掌握汉字的基本情况,为教学服务,进一步探索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识字质量,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方式,我们对大一新生学前识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的内容、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以高一语文课本第一册和第二册应掌握的词汇表为基本词汇,适当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新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分为三个部分:
1、主动识字;
2、最多可以认识200个汉字;
3、识字方式。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儿童的阅读能力明显强于听写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普遍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投入到孩子的培养上。许多父母把教孩子阅读视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手段,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因此,调查发现,父母在引导孩子阅读更多的单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幼儿园或家长的启发,很多学龄前儿童从儿童读物、日常生活中的电视节目、食品包装盒等方面有意无意地认识了很多汉字。而且会读写汉字的孩子有一定的主动记忆意识,这与家长或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密切相关,让这些孩子不仅会读,还会写。
四、调查的结果
社会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只要我们注意引导,我们就可以从生活中学习到很多汉字。儿童的听、说、读、写技能要从小引导,这不仅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有助于儿童智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如果能把课外识字活动和日常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孩子学习语文会更好、更快、更生动。
五、讨论和建议
在识字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单纯强调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会让孩子觉得学汉字很难,很枯燥。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辟识字渠道,拓展识字空间,让孩子用眼睛和身边的汉字对话,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文字信息,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引导和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识字意识和习惯,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通过以上识字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我们识字教学的启示。
1、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快乐和学习兴趣,学习将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大一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让学生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激发学生记忆新单词和阅读课文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和圈点,让学生对生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记忆新单词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动脑,想出记忆每个单词的方法。
2、激活想象力,培养自我导向的素养创造力。大三学生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抽象思维只能在感性教材的支持下进行。汉字具有以形式表达意义的特点。每个汉字类似一个图形,形象生动,直观,便于想象和记忆。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谜语、游戏、歌谣、比较、联想等儿童喜欢听到和听到的形式来加强记忆,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通过异想天开创造有效的记忆方法。
3、学以致用,为独立识字开辟第二课堂。本次学前素养调查显示,在孩子的学前生活中,他们总能通过各种渠道接触或认识一些汉字。儿童读物对他们有很大帮助。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拓展学生自主阅读的渠道,本学期我们班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坚持“知识融入阅读”、“以知识促阅读”的原则,以背诵唐诗为重点,开设独立识字第二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文字,认识更多汉字。
4、善用教材,培养良好的自我素养习惯。每篇课文后面的“理解部首”和“描红”字帖是专门设计来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基本笔画的名称、部首和笔画顺序的。我采用小组学习、同桌互助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很好地掌握汉字书写的技巧,在探究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读帖”、“描红”、“临摹”、“会帖”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熟知的文字。
【调查报告优秀】相关文章:
薪酬调查报告优秀09-12
贷款调查报告(优秀)10-30
教育优秀调查报告11-23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07-07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08-26
市场调查报告优秀08-19
问卷调查报告优秀03-11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优秀04-27
学生调查报告优秀15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