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方案

时间:2025-09-29 12:42:25 方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1

  为全面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贯彻执行《衡水市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方案(20xx-20xx年)》要求,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水平,依据《冀州市“医院感染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内容,制定我院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着力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推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二、总体目标

  以健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为基础,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为重点,全面提高我院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因素,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

  三、工作任务及内容

  (一)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完善各级组织职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1、成立了由院长为主任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具体工作由主管院长领导与负责。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具体工作。

  2、实施院科两级管理制度,科室成立院感质控小组,小组成员职责明确,由主任任组长,依照各项“院感管理考核标准”对本科室院感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与评价,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3、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总体工作规划和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并依据上级部门与医院感染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完善的工作实施计划并认真落实。有详细的上述组织的工作制度与职责。

  (二)有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贯彻于所有医疗服务中。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报告制度、医院感染培训考核制度等。

  2、针对医院所有医疗活动和工作流程制定具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严格落实。

  3、全体医务人员熟知本部门、本岗位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要求,并认真执行。

  (三)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1、针对各级各类人员制定全面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分批分阶段的实施全员培训。

  2、落实培训计划,有完善的.培训考试及考核管理,将培训及考核成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评价。

  (四)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监测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不断修订与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按要求及时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五)加强重点部门管理。

  我院的重点部门包括手术室、CSSD、新生儿室、ICU、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口腔科、产房、感染性疾病科、导管室等。

  以上重点部门严格按照《基本标准》的各项要求设置,按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加强管理。制定各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监管,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

  (六)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1、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活动。

  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安置的位置、手卫生用品等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手卫生依从性≥80%,洗手方法正确率≥80%。

  2、加强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

  消毒供应的清洗消毒及灭菌符合规范与标准要求,制定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有监测程序与规范、效果判定标准,相关人员人人知晓规范并执行。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3、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认真贯彻执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与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包括手卫生措施、隔离措施、无菌操作、保洁与环境消毒的制度等。

  设置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并有具体落实方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对多重耐药菌管理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定期分析、反馈,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能够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快捷准确的获得细菌菌株感染信息,了解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药敏情况,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与感染趋势。

  制定完善的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措施及管理标准,对临床医务人员制定培训制度,实施培训计划。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实施监督与管理。

  4、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我院成立了专门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由院长任组长。各科室设置医疗废物管理小组。有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存、转移、登记记录和操作人员职业防护等符合规范要求。

  污水处理系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有专人负责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工作,设施设备运转正常,有运行记录,资料保存三年。

  (七)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建设

  我院于20xx年设置了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功能为支持医院感染及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访问等,于医院内部局域网连接,自动从医院各信息系统获取医院感染相关数据。具备数据统计、分析、查询、共享和上报功能,但干预反馈功能还不够完善。须更新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各项监测范畴及内容,在现有条件下,不断健全信息管理工作,定期发布各项监测结果,以便于临床医务人员了解医院感染动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2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大力度,认真督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决策能力。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房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

  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每月对临床科室及检验科进行院感检查。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1、要求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口罩。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垃圾袋、利器盒使用规范,专物专用。

  2)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按时上交。

  四、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定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并落实到位。结合本院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定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加强全院职工的.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

  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六、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

  制定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的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3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及水平,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成员组成

  组长:高春丽

  成员:许丽静、彭红格、王春爱、郭靖、郭春燕、樊翠芬、万玮、赵圣蕾、付凤琳、杨兰春、任源源、崔梅红、李秀来、郭森、宋灵芝、王慧芳、李若男、黄海娜、李楠、李洁、窦煜琪、张文静、王莉莉、林军花、杨艳芳、王海宁

  二、指导思想

  以《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为标准,按照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百分制考核标准》,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三、实施范围

  各临床、医技科室以及重点部门。

  四、工作目标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完成《山东省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指标》及本院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等要求。

  五、工作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会议 2、医院感染知识培训3、医院感染监测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管理 5、医疗废物管理 6、手卫生 7、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8、指令性任务

  六、工作安排

  (一)医院感染管理会议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半年一次,如遇紧急情况随时召开; 2、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每半年一次,如遇紧急情况随时召开; 3、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会议:每月一次,如遇紧急情况随时召开。

  (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加一次省级以上举办的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班学习,时间以上级通知为准; 2、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核,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并及时完成总结分析; 3、根据医院招聘及实习安排,对来院实习及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并及时完成总结分析; 4、对全体保洁人员进行“保洁员清洁、消毒及手卫生知识培训”,七月份完成; 5、对医疗废物回收人员进行“医疗废物运送知识培训”,现场随时进行; 6、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自行培训,每月下科室对培训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现场进行培训效果评价,抽查1-2人笔记,由质控小组完成。

  (三)医院感染监测 1、按照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要求,对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供应室、产房、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监护室、急诊抢救室、血透室的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学监测,每月一次,由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完成; 2、按照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要求,对全院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进行采样做细菌学监测,每季度一次,由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完成; 3、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立即电话通知感染办及科室,感染办立即进行监测,督促科室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工作,杜绝交叉感染,严防医院感染暴发; 4、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有手术病人即监测:上半年(疝气)、下半年(静脉曲张),由管床医生填写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表,感染办定期进行汇总分析;5、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临时抽调临床医生下科室调查,9月份完成; 6、认真查阅现行病历及终末病历,监测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的漏报情况,每季度一次,由质控小组完成,感染办负责汇总分析,反馈至科室。7、抗菌药物使用及耐药情况监测:每季度检验科微生物室负责统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耐药情况,并作相关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汇总后向临床科室发布,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8、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供应室按规定对使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每日灭菌前做B-D试验,感染办不定期督查。

  (四)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管理

  定期(每季度一次)到设备科对购进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三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国家卫计委颁发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或卫生安全评价报表)进行审核。避免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临床使用,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五)医疗废物管理

  监督检查各部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登记等情况,检查结果纳入百分制考核。

  检查方法:每月检查一次,由质控小组完成。

  (六)手卫生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教育及宣传,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各科室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调查及反馈,将手卫生执行情况纳入百分制考核。

  检查方法: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操作及提问,由质控小组完成。

  (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根据20xx年制定的临床科室和重点部门(供应室、手术室、血透室、内镜室、口腔科、检验科、监护室、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月深入科室监督、检查,分析、反馈、总结,督促整改,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检查结果纳入百分制考核。

  检查方法: 1、各质控小组每月检查一次 2、感染办日常检查每周至少一次 3、每月汇总一次

  (八)指令性任务

  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及医院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4

  一、督导目的

  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等文件规定,加强和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查找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标本兼治,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全县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督导范围

  县直医疗机构和7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医疗机构)。

  三、督导时间

  20xx年3月21日至4月1日,具体督导行程安排由督导组提前与各医疗机构联系。

  四、督导方式

  本次督导检查由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配合实施。根据工作需要,县卫生计生局成立本次督导检查工作专班,负责本次督导工作,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局长

  成员:县卫生计生局医政医管股负责人

  县卫生计生局医政医管股工作人员

  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副局长

  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医疗卫生监督股股长

  县人民医院院感办主任

  县妇幼保健院院感办主任

  五、督导内容

  本次督导将严格按照《省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督导检查,具体督导内容详见附件。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次督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对照标准,制定自查自纠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县卫生计生局督导结束后,督查情况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

  (二)突出重点,务实实效。各医疗机构要认真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薄弱环节,要认真总结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切实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与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5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生存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的需要。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涉及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悦乐镇卫生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修订完善本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对修订的方案xx实施、监督和评价。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感染科、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质控、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xx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二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二、完善医院熏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医院熏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熏染管理小组负责熏染病例的发现、注销和报告,由熏染科专职人员搜集感

  染卡片举行统计分析。计划用xx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病发率查询拜访,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如果病区发生医院熏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熏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检验室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在两个小时以内向医院感染委员会报告并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主要由医院熏染管理科及检验科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熏染科送出检测,一般3到xx月监测一次,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3.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

  (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高压锅、戊二醛的监测,每年由供应室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三、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1.消毒产品的管理。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具体包括产品购入的质量控制,使用中的监测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质控科的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进行督导,定期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反馈检查结果,并根据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规划全院抗菌药物应用,制定限用和轮换制度;临床科室应根据国家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和规范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

  理应用细则,接受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的监督、搜检和指导。

  3.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根据xx部和国度环保xx发布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标准和警示标识划定》等制订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划定

  临床医技科室应遵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划定在垃圾产生的开始举行分类搜集、运送,医院熏染管理科定期搜检和监督垃圾的分类搜集运送情况。

  4.污水的处理。污水的消毒、净化工作由污水站具体实施,医院熏染管理科定期搜检其工作记录、排放水的抽检结果。

  5.重点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医疗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四、消毒、灭菌与隔离的原则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xx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功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xx%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可选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和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进行灭菌处理。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更换用水,每周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灭菌水。

  5、内镜的清洗消毒应按照xx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

  6、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刻以含氯消毒剂擦洗。

  (2)清洗工具利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

  8、医院应该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流传途径,对熏染性疾病采取相应断绝步伐。

  五、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和依从性:根据国家xx部的《手卫生指南》,制作各类宣传图片,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宣传、教育。努力促进手卫生设施的逐步改善,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与依从性,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1、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液和侵入性诊疗操作前后。

  (2)举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烧伤病房、熏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4)脱手套后。

  2、手消毒指征:

  (1)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2)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3)脱手套后。

  六、职业暴露的预防

  根据国度有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划定如《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请求,重新或调整“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制订相应有用的规章制度,制订医院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正确处理一次xx,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表”举行暴露处处理、报注销,接受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的征询指导。切实保证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健康安全。

  7、医院熏染常识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专业、职业特点决定,主要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等知识。

  2.培训的安排。新上岗人员、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

  七、各科室应该根据本方案制订本科室的医院熏染控制方案和步伐。

  医院熏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二)【医院熏染管理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发病率≤xx%。

  2.医院感染漏报率≤lxx%。

  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xx%,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xx%。

  4.消毒灭菌及格率lxx%。

  5.一人一针一管履行率lxx%。

  6.使用中皮肤消毒剂,细菌数≤l0cfu/ml,其他的消毒剂细菌数≤l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每季度生物监测一次。

  7.利用中灭菌剂。每季度监测一次,无菌生长。戊二醛化学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8.利用中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通俗30w直管紫外线灯应≥70uw/cm2。利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功率≥30w),或降低到原先新灯强度的xx%(功率<30w)应不低于1000h。

  9.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

  10.进入人体无菌xx、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必须无菌。

  11.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菌。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相关文章: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02-11

医院感染管理自查报告06-30

医院的管理方案10-27

医院管理方案10-20

医院管理方案03-15

【集合】医院管理方案03-16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查报告09-21

医院感染管理年终总结03-14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总结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