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作文

时间:2025-02-26 11:32:31 叙事作文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推荐】叙事的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叙事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叙事的作文8篇

叙事的作文 篇1

  我有一个学习伙伴——钢笔。

  我的钢笔外套是塑料做的。它长得瘦高个儿,身穿白色的外衣,上面还有蓝色的小圆点,好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它头戴一顶纱帽,可别小瞧这顶纱帽,它可是笔尖的保护神,使钢笔不受到伤害,如果钢笔滚了下去,笔尖也会毫发无损。我轻轻地拔掉纱帽,就会露出小小的、爱流口水的“小嘴巴”,细细一瞧,还有一条细细的、不起眼的小缝,是专门用来吸吐墨水的。我小心翼翼地拿出墨水,把它华丽的衣服脱下来,就会露出透明的、软软的吸管,我把它的“小嘴巴”神人墨水中,我不停地挤压,墨水源源不断地进入钢笔的“肚子”,瘪瘪的`“肚子”又变得圆鼓鼓的,好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

  自从上了三年级后,钢笔就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次,老师发下作业本,我就拿出钢笔,摘下纱帽,握在手里。瞧,钢笔开始工作了,笔尖在作业本上轻快地行走,发出“沙沙”的声音,不一会儿,在作业本上留下了一串串工整、娟秀的“小脚印”。

  每次,我的优加星都是钢笔的功劳,我可喜欢它了。

  钢笔是我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一直毫无怨言地为我服务,我深深地喜欢它。

叙事的作文 篇2

  截止今时,在过去的学业中,我与同学、老师在实验课上做过的实验不计其数。其中一些有趣的实验我至今难忘。

  我小时候最爱玩磁铁了,而且变着花样玩,总是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一次实验,我们要利用磁铁的电能转化为磁能。怎么才能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呢?

  老师提前让我们准备了电池、电池夹、漆包线、铁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堂实验课。听完老师的“啰嗦”,同学们两两分组迫不及待地大干一场。

  我们先用电池夹把电池夹上,然后将漆包线认认真真密密麻麻地缠绕于铁芯。噢,对了!还要把漆包线头尾两端预留出来,这是为了把缠绕着漆包线铁芯固定在装有电池的电池夹两端,大功告成!只是怎样知道磁力已经产生了呢?老师发给我们一些回形针,我死死的盯着这见证奇迹的时刻,“啪啪”,铁芯紧紧吸住了回形针,数一数,一共八个。成功啦,我们成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了!真奇妙!接下来,老师让我们尝试用什么方法改变磁力的大小。我们转动起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动起了手。我首先想到的是电池的大小,不过很快被否定掉。因为无论电池是大是小,电池所产生的磁能是相等的。那这个变量又是什么呢?不会是电池的.节数吧?想着,开始动手实践。

  我用胶卷把三级电池粘连起来,试了一下,却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一个回形针都没吸上来。怎么回事?难道是三节电池中间隔着的双面胶把磁力阻断了?正在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点悟:“你看,电池正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能行得通吗?”我听了,尴尬地抿嘴一笑。

  改正错误后,我再次试验,竟一连吸了十七个回形针!

  实验课结束了,可是我的心还在科学海洋中遨游。

叙事的作文 篇3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初春时节,我和家人驱车来到了我县著名风景区—梨花溪,利用星期天旅游观光。

  一下汽车,那如玉似雪的、漫山遍野的梨花便映入我们的眼帘。

  你看,那山顶上雪白一片的梨花,远远望去,既像一朵朵飘浮在半空中的白云,又像一座座雪山矗立在天边,峰峦起伏,美不胜收。山坡上,那一树一树的梨花,带着“黄金嫩”,挂着露珠儿,开得千姿百态,开得重重叠叠,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是“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满眼的梨花在微风中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使人仿佛走在琼楼玉宇般的仙境中,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山脚下,公路边,溪水旁,院落中,遍地是梨树,到处是梨花。路在梨树中,人在梨花下。那挂满枝头的梨花,有的.花蕾朵朵,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有的缤纷凋谢。洁白的花瓣在微风中徐徐飘落着,撒在公路上,掉在溪水里,落在院子中,飘在人身上,就像仙女散花一般。人逐花行,花随人飘;人在花中游,花随人荡漾。

  走出梨花溪,我们又进了梨花沟。这里简直就是梨树的世界,梨花的海洋。沟边塘岸皆是梨树,房前屋后都是梨花。姜大妈家屋前的那棵梨树更是让人称赞不已,百看不厌。据说那棵树已经有七十多年了,树干高大粗壮,足足有二十多米高,直径有八十多厘米。树枝特别繁茂,上上下下有六七丛之多,小枝条堆在大枝条上,一簇压在另一簇上,千万朵梨花从上到下密密麻麻地开在树冠上,挂在枝丫间,不留一点缝隙。满树的梨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婀娜多姿,真是“春到人间万物新”。那纯洁雪白的颜色,直逼游客的眼睛,赏心悦目。

  不觉之间已是日上三竿,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梨花溪。这时,我打开玻璃车窗,看着那里青青的山,望着那片蓝蓝的天,心里总是在想:明年的这个时间,后年的这个时间,再后年的这个时间,我一定还会来这梨花溪旅游观光吧!

  

叙事的作文 篇4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思想内涵,而同一作品,由不同的人来品,也会有不同的学术见解,正所谓子曰诗云他人言,“三口”成“品”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草一情趣,年龄不同,“品”的意境就不同。比如品茶,孩子们喝茶,说它像药,无病不宜喝;青年人喝茶,说它像生活,总是很苦涩,遍布荆棘;老人喝茶,说它苦尽甘来,浓苦过后便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一缕。时代不同,品的内容也不同。且说时尚,封建时代,讲究古典之美、中庸之道,美得让人婉约,保守得让人留想;新文化时代,讲究外来美,美得让人不可触及;而信息时代,则讲究一种张扬个性的开放之美,美得让人潇洒,美得让人痛快淋漓。

  “品”喜欢广纳百川,就如古代圣明的君主一样,喜欢广纳言,把不同的人的见解全部集中起来,进而采取有效的兴国安邦策略。

  “品”需要知识的滋润,需要智慧的呵护,没有了它们,“品”是“品”不出什么价值的,只有拥有了它们,“品”才可以源远流长;“品”也需要理想来作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不求上进,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一样,对世界只能“品”出井那么大的.天;“品”的彼岸是成功,成功之路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的力量,而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毅力与坚韧。

  当然,“品”也有弱点,它怕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怕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如果那样去“品”,“品”出的不是进步,也不是真理,而是落后与消极,是不真实、不健康的虚妄之“品”。如果“品”得漫无边际是虚幻,是脱离现实的狂想!

  当下,正值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如果真的去“品”,就要从“品”的根基、“品”的真谛去着眼,要充分给予“品”以营养,赋予“品”更高的智慧、更宽广的眼界、更博大的胸怀。只有这样,我们才敢言“品”!

  但愿人们能通过你的口、他的口和我的口,组成一个真“品”来。

叙事的作文 篇5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妈妈出去有事了,我们两个淘气包(我和爸爸)似乎被放出来了!我有趣的爸爸走路、说话都用搞笑的形式来逗我开心,更别提玩耍了,我都笑的停不下来了!

  你们知道我和爸爸为什么叫淘气包吗?嘻嘻嘻,下一件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哦。“嘀——”啊,爸爸驾驶着“飞车”(一个大纸箱子和几个抱枕组成的,箱子上还画了两只翅膀)带我去狂欢啦!我坐上“飞车”,爸爸一踩“油门”速度一下子上升到“70迈”,“嗖——”一下就到达了狂欢地点—客厅。我们抢“元宝”(元宝形的面包)、猜谜藏(就是把对方的眼睛捂住,把对方藏进一个房间的角落里,让对方猜这是在什么房间)、争当“纸船达人”(一人做一只纸船,把自己的小人橡皮立在船上,把船放进水里,谁的小人先倒,谁就输了)......

  啊,玩累了,歇会吧!我们一坐下就想:我们把家弄得这么乱,妈妈会骂人的',闲话少说,果断打扫!我和爸爸全副武装:左手一拖把,右手一抹布,脚上还套了塑料袋。一二三,洗刷刷啊洗刷刷!

  终于打扫完了,家里又恢复了之前的样子,干干净净,不会担心被妈妈骂啦,我们心里想着:说不定还会夸我们呢!

  嗯,这个周末真是快乐又充实!

叙事的作文 篇6

  我逐渐变得慵懒了,当碎碎的阳光将我轻轻唤醒时,我还是睡意朦胧的。

  打开电脑,蓝色的屏幕跳动着熟悉的头像:早安!一句客套话。不是吗?这样的话不知重复了几百个明媚的清晨,有时甚至是虚情假意。我本不爱通过这种方式聊天,可是没有办法,爸妈很忙,朋友很忙,就连一只狗一只猫都很忙,而我又是害怕寂寞的。

  我抱着泰迪熊趴在阳台上,今天的阳光很安静也很温柔。微闭着眼睛,又有一点点睡意。忽然耳朵里闯进了一种清澈、纯真的笑声,我瞬时惊醒,举目四望,极力地想要穿过城市的繁杂与喧嚣寻找这来自自然的呼唤。

  找到了——门口的绿地上一群可爱的'孩子在嬉戏。他们的笑容,比阳光还要温暖。

  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在乡下,我可是很勤快呢!天微微亮就偷偷地与邻居小伙伴一起到那片神圣的绿地上。那不是一片真正的草地,但却是我见过的最纯粹最清亮的绿地。就在这片绿地上,我曾经许下自己小小的心愿,曾分享过自己天真的秘密,曾拥有最原始的笑容,曾有过最真心的交流。

  长大后,绿地随处可见,可是没有我想要的,我以为我心中的那片绿地早已不复存在,可今天,我又找到了第二片那样的绿地!

  简单地扎一下头发,换上宽松、舒适的白色T恤衫,满怀欣喜地奔向楼下。

  可我还是来晚了,绿地上已是荡然无存,不远处有几对一大一小的影子被阳光拉得老长老长。隔着空气,零散地飘来几句话:“怎么又出来玩,不要练琴吗?你将来可一定要成为钢琴家!”“妈妈不是告诉你今天要练舞蹈吗?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呆呆地站在原地,似乎有一阵冷风吹过,原来童年是不可以玩的,原来我们从小就被禁锢,从未收获快乐,原来没有第二片绿地!我突然觉得委屈,眼泪簌簌地流下。

  当我们互望时,已看不到对方的眼睛,因为我们的视觉已被欲望所遮掩;当我们倾诉时,已听不到对方的真情,因为我们的听觉已被喧嚣所刺激;当我们讨论时已达不成共识,因为我们的思维已被金钱所麻痹。似乎除了功名利禄,任何美丽的东西都不能吸引我们,而我们最感兴趣的,却是世界上最卑微,最丑陋的东西。

  回到家,屏幕上还是熟悉的头像,我狠狠地将电源关掉。阳光已是苍白,拉上所有的窗帘,抱着泰迪熊,进入我的梦乡。梦里,在某个明媚的下午,我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读者惠特曼的《草叶集》,周围,一片欢声笑语。

叙事的作文 篇7

  无聊得很,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月亮也没出来,星星也不见,昏沉沉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极了,垂下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儿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我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的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级亮级亮,分明看出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还是五个光角呢?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里,又出现了几个星星,又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的出现了。呵……两颗,三颗……又出现了,八颗……十五颗……奇迹般的出现了,愈数愈多,再数,便不可数,一时间,满天漫空,像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了呢?我们只知道夜夜天上有星星,却从未如此注意过。他们是顽皮的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调皮的谜儿。他们一开始就是一个家?还是五湖四海而来呢?

  夜空再也不会荒凉了,星星在那儿热闹,有装熊的,有操勺的.,提着灯笼,一阵风的跑。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的,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色,像是喝醉了酒,刚刚起来,蹒跚而行,接着就黄了脸,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起色。我不管那月亮怎么样,只是发现星星少了,留下的也淡了许多,烂烂的,弱弱的。

  “这是怎么了?”妹妹惶恐起来。

  “月亮出来了呗。”我说。

  “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少了呢?”

  我们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着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定是生气星星的不安分。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

  我们再也忍不住看了,低头走到小溪边,“他们在这儿呢!”妹妹惊呼。

  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怎样也捞不起来,看那哗哗的河水也冲不了它,我们懂了,都没有张声,让它们躲在那儿吧!

  “回来!!”妈妈大喊,我赶紧牵着妹妹回家。

  我们都没说话,我们深深懂得做大人的尊严,它们烦恼了,我们就得看家长的脸行事,做什么事都不顺眼,不爽,这就是我们小孩永远猜不透的谜吧!

  回到家,我和妹妹做了一件共同的事,在脸盆中放入水,放到门外,暗语道:“星星,躲到这儿来吧!”

叙事的作文 篇8

  叙事作文又称记事作文,在作文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是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作文体裁,对于小学生来讲,叙事作文往往又与另一个词联系较紧密---“流水帐”,叙事作文写作技巧。作为教师,我常在学生习作中发现“流水帐”这类文章,统观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写这类文章时,过于偏向“叙”、“记”,光叙事情的顺序,记录每一个细节,而忽视了叙事作文中的“思”、“情”、“议”,这些文章的枝叶,光剩下一副骨架,自然文章也就成了干枯的秃树,吸引不了人了。

  叙事作文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生活只记录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是一本“帐”。陆游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即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也就是“思”、“议”、“情”,将你们思考到的,你的观点说出来,你对这件事的感情色彩,表达在你的文章中,这样,文章才会丰满,再大的树干也需要枝叶的铺盖,才会生机盎然。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对学生来讲,生活的经历不算是丰富,固定的生活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公式化的记忆,叙起事来自然也就成了“流水帐”。但孩子的生活细节是丰富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范围、观察视角、观察兴趣,如果将这些详细的叙述出来,作文自然也就丰富了。

  作为教师,帮助学生深挖叙事过程中的“思”、“议”、“情”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思

  思,就是想。这对于人来讲,是正常人的反应。看见、听见、大脑自然的就会有所想,这种想是即时的、迅速的、“条件反射式”的,但是孩子往往会忽视这种非主观的思维,甚至在看见、听见,亲身参与时,会不由自主地就某一细节现象脱口而出一些评论,这都是一种思考,捕捉到了,意识到了就会成为一种很好的素材,输入作文,就会使文章活起来。

  例如一位同学写自己的作文老师,老师在上课开始便说:“我花了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我高兴吗?”我想,“原来老师也爱吹牛啊!”看,这就是“思”。针对老师的话,小作者立刻在脑海中产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本能,小作者非常善于捕捉,短短的一句话,便让文章生动起来。小作者孩子式的大实话衬托出了这位作文老师的幽默,也让人看到了老师与学生间的浓浓师生关系,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培养这种捕捉能力,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方法:

  (1)、挖重点,突出关健

  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自已而言,事情不外乎人和事两大因素,事源于人,因人而成事。

  如果自已亲身参与其中,感想也一定颇多,想的一定也多。反过来,再下笔的,先将事件分出重点,针对重点事所产生的最能代表自己的想法的写出来,达到虽想的多但下笔时能将精华挖出来,针对事情的重点、有的放矢的将所想的表达出来,起到以点带面、万花丛中一点红、喧宾而不夺主的修饰作用。

  例如:一位同学写自己的好朋友参加比赛,“只见他左手拨弦,右手拉弦,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弹子,显得那么投入,大家都在认真地吆呵着。我的心也跟着琴声飞起来了”。最后一句其实便是小作者的所想,在介绍好朋友比赛的几个环节:上场、弹奏、下场,这几个环节中,弹奏是重点,作者叙述详细,末尾以一句自已所思,将好朋友的琴声之美加以烘托,起到了绿叶的作用,这就是重点部分有所思起到的好处。

  所以在叙事过程中,如有自已参与要教会学生分清重点的展示自己的所思。

  (2)、角色互换,换位思考

  对于没有自已参加的事情,学生往往难以写出所思,这也是实情,有自已参与,想的多;别人参与的事,很难了解别人的想法,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这时就需要换位思考,在看图作文,想像作文中常有这种情况,故事编了,但总让人感觉是在“记录”别人干的事,难有“第一人称”的感觉。这时就要角色互换,想什么?入情才能入境,想法不同,“我”成了“他人”想法才会贴近、合理。

  (3)、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文章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文章是语言文字凝炼而成,文章中从头到尾充斥着所“思”,有喧宾夺主的感觉。所以删繁就简是重要的标准,删谁留谁,要看谁能为文章重点服务。

  叙事作文重点在叙,事有起伏,“思”为“起”处增彩,这样才有烘托之效,思不宜过多,点到为止,我在教学时告诉学生,先找出事情的几个重点叙述部分,用精炼的语言传达你的所思,目标就是烘托主题。

  二、议

  一人叫说,两人以上就问题发表观点就叫议,作文教学中,常有学生作文语里充满了你说他说,周而复始,直至文章结尾。平时说话可以这样,但作文是语言的精华,简单实用才能吸引读者。所以,我在教学中就“议”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无问不议

  没有问题不议,不能将作文变成“说书场”,芝麻、西瓜一起捡,针对问题展开议论,叙为主议为辅。

  作为学生,难在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叙事过程中影响事件走向或能引导事情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伴随事情发展而出现,不议不行了,这时就需要议,议的好,文章会生动。

  例如:我在评讲作文时,一位同学写班会课,几位班干为了制定晚会节目而发生了争执,这就产生了问题,如果以一笔带过,直接写结果,最后,“节目单终于定下来了”,文章平淡无奇。但反过来将班干们讨论的话写下来,文章则凭添了趣味,我将两段作文都读了,同学们纷纷以为有“议”的作文听着更吸引人,可见,叙事作文有了议才能更好地表达思想。

  (2)议少不易多

  多议不如少议,作文最忌面面俱到,议不是说,议是看法,观点的表达,以简炼的语言陈述观点,是最好的。我指导学生,议时也就是陈述观点时,越少越好。但要表达清楚,大家都说不如少数说,少数说不如重点说。教会学生在众多的话语中,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话,使人一看就懂,充分发挥议的代表作用。

  三、情

  作文的一大作用就是寄托作者的情感,而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这一点,尤其叙事作文讲完完了,叙完了作文也完了。情的内涵很多:友情、亲情、感激之情、感谢之情、感动之情,在叙事作文中,不同的事情生出不同的情感,它是文章的升华,有它文章则有了灵感,否则文章就是一个“记帐本”。尽管“惰”有不同,但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

  (1)、情动于心

  情是纯洁、纯真的,虚情假意往往一眼可以看穿,像常在作文中出现的“我好喜欢他的做法啊!”、“他真伟大啊!”、“他真了不起啊!”等等,既起不了升华文章的作用,反而贬低了文章。

  我告诉学生,情与心相连,当你真真心动时,那就是情,情藏于事而发于事,事情发展了,你会有不同的感情流露写出来,这就是你的文章之情。写文章最忌乱发感情,满篇文章充斥着感叹句,反而提高不了读者的兴趣,还会让人感觉文章虚情假意,教会学生捕捉心动的感觉,哪怕是一句很朴实的话,也能将文章的情感表达出来。

  例如有同学在描写自己的老师,在寒冷的办公室里一边搓着双手,一边批改作业时,写道:“我想哭。”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感叹词,但却将对老师的感情表露无遗,小作者捕促到了心灵感动的一瞬间,语虽短,但效果很好。

  所以教会学生写出真情重要,学会体验真情则更加重要。

  (2)、情牵全文

  所谓情牵全文就是在叙事时要有自己的感情,溶于文章全文。许多学生习惯于叙完事,最后发一句感慨,作为全文的总结和文章情感表现的见证,而忽视了在文章中情感的渗透。

  那么如何做到情牵全文呢?就是要将文章细化的描写,精雕细刻,而不是草草的了事。

  例如:“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梦梦激动的哭了,几年来坚持苦练的结果,多年的汗水没有白白流;终于为学校争了光”。这段话中,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真实的心里话描写,将小同学获奖后的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出来,真实的情感贯穿全句。反之,写“梦梦得奖了,高兴的哭了”。则没有了这效果。

  通过细致的描写人物动作、心理、语言,再加以真实的感受,那么不需要空喊口号,情感一样会渗透全文。

  “思”、“议”、“情”三个方面,各有各的内容,既独立发挥作用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思考才会有议论有观点,“议”是“思”的结果;情感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议”是“情”的表达;所以,将“思”、“议”、“情”三个方面揉合在一起,以真实的想法,突出的议论,实实在在的情感,于叙事过程中,才能达到树大根深,枝叶繁茂的效果。

【叙事的作文】相关文章:

叙事作文11-20

叙事的作文12-18

叙事的作文12-07

叙事的作文09-18

【精选】叙事的作文01-08

叙事作文11-18

(精选)叙事作文11-14

叙事的作文11-11

[精选]叙事的作文07-05

叙事的作文[精选]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