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方案

时间:2024-05-03 15:19:03 方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精选)演练方案5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演练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演练方案5篇

演练方案 篇1

  一、背景预设

  某教学或专用教室(201教室)突然起火,火势较猛,情况紧急。(后勤办汪老师负责安排放烟幕)

  二、过程设定

  1、广播紧急通知(洪*叶)

  拟内容:各位同学,201班教室前突然起火,情况紧急,请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室,到操场集中。

  2、拉响警报(报警声)

  3、听到警报声后,班主任老师(上课老师)带领学生迅速撤离。但须注意:

  (1)冷静判断,起火点的位置

  (2)带好湿毛巾

  (3)用湿毛巾捂着口鼻、低着身子撤离

  (4)应绝对服从老师的组织

  (5)按预定的撤离线路有序地撤离

  4、学生撤离后,到大操场集中:

  (1)各班主任清点人数,向年级组长汇报;年级组长向郑*汇报。

  (2)点评。

  三、撤退线路要求

  (一)、各通道管理老师

  (1)1号通道 :前教学楼西面楼梯及出口

  通道管理老师安排:值周老师莫*贤(前一楼西出口处)

  (2)2号通道:前教学楼东面楼梯,经德育厅出口到教学间操场

  通道管理老师安排:冯*燕(前二楼东面楼梯口)、赖*芝(前四楼东面楼梯口)、马*超(德育厅外侧操场)

  (3)3号通道:后教学楼西面楼梯及出口

  通道管理老师安排:孙*美(后一楼西面楼梯口)

  (4)4号通道:后教学楼东面楼梯及出口

  通道管理老师安排:许*(后教学楼二楼东面大厅)、杨*(后教学楼四楼东面大厅)、冯*俏(后一楼大厅楼梯口)

  (二)要求:

  1、各通道管理老师主要负责学生疏散路上的秩序,控制速度,确保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2、对疏散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方法进行提醒与指导

  3、没有明确指派任务的老师在演练过程中酌情协助管理。

  4、1—6年级到操场站立按升旗位置排列。

  (三)疏散路线:见附件3

  四、现场巡视:行政值周教师 寿*明

  附件2:

  火场逃生的.自救方法:

  a、发生火灾后,不要为穿衣、找钱财而耽误宝贵的逃生,应尽快从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楼梯撤离,切勿盲目乱窜或使用电梯逃生;

  b、离火场时,遇到浓烟不要直立行走,应尽量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窒息;

  c、楼梯已起火,但尚未烧断且火势不很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裤或被单由楼上迅速冲下。楼梯已经烧断且火势相当猛烈时,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拴在牢固的门窗或其它重物上,然后顺绳子或布条滑下(三楼以上住户慎用)

  d、各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时,应退回居室内,采取防烟堵火措施,关闭门窗,并向门窗上浇水,还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向室外挥动鲜艳的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e、逃生时一旦衣服被烧着,着火人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或由其他人帮忙扑灭火焰,切记不能奔跑。

演练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顺利进行,争创平安学校,现举行防震、防火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旨在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以从容应对地震、火灾等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一、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10月14日下午14时20分

  地点:**小学

  总指挥:孙*东

  行动指挥:尹*秋

  二、演练内容:

  (一)、召开动员大会

  召开校委会及各班主任动员大会,明确此次安全演练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各班级逃生的路径和方位,加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演练前的预备大会

  1、全校师生集合

  2、各班主任向行动指挥报告人数(1-----6年依次报告):如“报告,一年级应到( )人,实到( )人,请假( )人,报告完毕”。

  3、行动指挥向总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小学防震、防火逃生演练共( )人参加,准备完毕,请指示。”

  4、总指挥:“归队”,逃生演练前的动员工作结束。所有参加演练人员返回教室待命。”

  (三)、防震、防火演练

  人员分工:

  情景创设广播:李*鸽

  现场照像摄像:秦*勇

  道路疏散人员:宫*、秦*勇、李*鸽

  班级疏散场地及人员:

  教学楼前: 六一、六二、五年级、二三 领导负责人:顾*岚

  篮球场 : 三一、三二 领导负责人:李*

  操场(西):四一、四二 领导负责人:尹*秋

  操场(东):一一、一二、二一、二二 领导负责人:靳*

  班主任负责各班级学生疏散,科任教师协助管理

  三、演练过程

  1、灾情警报

  邹城地区发生了6级地震,在校学生在老师的保护下现场进行自我防护,确保人身安全。各班主任带领学生迅速撤离,撤离地点是校园操场、篮球场、羽排场。老师在前,引领学生向撤离地点快步走或跑(一路纵队)。出教室门的时候,教室前后门全开,学生从两扇门撤离,撤离过程中,自觉和本班队伍合并成一路纵队。

  2、操场整队,班主任清点人数,班主任向行动指挥汇报“报告,( )年级( )人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人员”。

  3、**小学防震、防火逃生演练圆满结束,请各班带回教室。

演练方案 篇3

  一、应急演练目的

  1、评估企业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企业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应急救援中的协调问题;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适用范围、总体思想和原则

  本方案针对动用企业内部应急资源进行全面演练进行情景设计,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策划,遵守保护生命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三、演练策划组

  组 长:×××

  副组长:××× ×××

  成 员:××× ××× ×××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检查和指导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类演练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演练总结与追踪。

  四、应急演练参与人员

  按照应急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将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分为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和胸卡)。

  1、演习人员

  按企业应急预案规定参加演练的人员及单位:厂领导、助理及事故设定岗位及所在车间、生技处(调度室)、技安处、保卫处(消防队)、设备处(十二车间)、能计处(十一车间)、物管处(十四车间)、行管处、厂工会、供运处(运管办)、职工医院、厂办、综合处等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保护公众安全健康;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与其他应急响应人员协同应对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按演练程序进行演练。

  2、控制组

  组长:×××

  成员:××× ××× ×××(分别派驻指挥中心、事故岗位、消防队桥头)

  其承担的任务包括:确保应急演练目标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习人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保证演习进度、解答演习人员疑问和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演练过程的安全。

  3、评价组 组长:×××

  成员:××× ××× ××× ×××

  (分别派驻指挥中心、事故岗位、消防队桥头等)

  其承担的任务:观察演练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其观察结果;在不干扰演练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4、模拟人员

  场外应急组织模拟人员:'''

  模拟伤员:'''

  模拟应急响应效果人员:'''(模拟泄漏) '''(释放烟雾)

  模拟被撤离和疏散人员:若干

  5、观摩人员

  邀请市、区安监局、化医安环部等领导前来观看。

  五、应急演练时间:

  xx年'月'日':00-'':''时

  六、应急演练目标、评价准则及评价方法

  1、应急动员

  展示通知应急组织,动员应急响应人员的能力

  责任方采取系列举措,向应急响应人员发出警报,通知或动员有关应急响应人员各就各位;及时启动应急指挥中心和其他应急支持设施,使相关应急设施从正常运转状态进入紧急运转状态

  2、应急演练目标

  指检查演练效果,评价应急组织、人员应急准备状态和能力的指标。

  3、通讯录

  指根据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制定的记录关键演习人员通信联络方式及其所在位置等信息的文件

  4、演练现场规则

  指为确保演练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演练和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演练结束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

  5、演习评价

  指观察和记录演习活动、比较演习人员表现与演习目标要求,并提出演习发现的过程。

  6、演习发现

  指通过评价过程,发现应急救援体系、应急预案、应急执行程序或应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7、不足项

  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最有可能导致不足项的应急预案编制要素包括:职责分配、应急资源、警报、通报方法与程序、通讯、事态评估、公众教育与公共信息、保护措施、应急人员安全和紧急医疗服务等。

  8、整改项

  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两种情况下,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一是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两个以上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影响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能力的;二是某个应急组织在多次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发现的整改项问题的。

  9、改进项

  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改进项不同于不足项和整改项,它还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

演练方案 篇4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根据镇政府的方案,特制定我社区防震减灾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小区百姓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培养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社区地震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启动,各项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小区百姓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机构

  组长:朱绍华

  副组长:胡中友、连强、余永忠

  成员:鲁万英、王俊琦、何兴

  参与人员:中心社区青年志愿者团队、各巡逻队队员以及全体小区人员

  (二)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职责

  1、负责制定、落实系防震抗震宣传教育方案和计划。

  2、负责制定、宣传、落实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3、拟定地震逃生演练的时间和范围。

  4、负责对地震逃生演练的组织、指挥、协调及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

  5、负责地震逃生演练后对各项工作的总结及逃生方案的修改、完善。

  6、负责与上级部门、专业部门及友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演练方案和总结的上报、归档等。

  (三)系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分工

  1、总指挥:朱绍华

  全面负责系《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保证演练的安全、有序、真实、有效。

  2、宣传、教育、协调联络组组长:胡中友

  对系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震抗震知识教育培训,向院、系领导组报告演练准备和进行情况,协调演练中的各项事宜。

  3、教习组组长:连强

  参照学院《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职工工作组的职责,负责做好教职工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4、人员工作组组长:余永忠

  参照学院《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人员工作组职责,负责做好本组人员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三、避险方案

  (一)、全体人员在警报拉响后尽快离开房间,紧靠墙角有秩序的离开房间,远离建筑,到达指定的.紧急避难场所。

  (二)安全区:

  小区安全区域设置于小区广场之上,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告示牌。

  (三)疏散注意事项:

  1、疏散时要遵循就近、优先、秩序的原则。要从两个安全出口的中间向两边楼梯分流,由近及远疏散。

  2、小区人员从各楼疏散出来的人员,要迅速就近向东西两路的安全路段集中。

  四、地震应急演练的实施

  (一)演练地点、内容与范围

  在小区建筑内进行地震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

  (二)演练程序

  1、演练总指挥发出演练启动指令。

  2、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第一声信号。

  3、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全体人员尽快离开楼道。

  4、约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第二声警报信号,所有人员做好疏散准备。

  5、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所有人员按疏散要求疏散,注意保持好疏散的秩序。

  6、人员进入临时避险区域,有秩序集合清点人数,并及时报告总指挥。

  7、确定无异常后,总指挥向地震演练领导组组长报告演练结束,请组长指示。

  8、总指挥按照领导组组长指示发布演练结束指令,全体人员有秩序地回到自己家中

  (三)、演练准备

  1、领导组要认真做好对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学习有关地震、防震、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场合下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懂得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我保护和安全逃生。

  2、教习组要向全体人员做好教育、解释工作,明确地震演练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认识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同时讲明演练的内容、程序、时间和纪律要求。

  (四)、演练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向全体人员讲清楚地震应急演练的意义和要求,讲明是预防性演练,要使小区人员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参与演练,避免因演练而引起的恐慌和混乱,防止各种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2、要强调演练的仿真性与严肃性,参加演练的全体人员要做到:严肃认真、不搞过场;听从指挥、遵守纪律;遇事不慌、头脑清醒;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3、领导组要向小区人员认真讲解避震和逃生的要领、技巧,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严密组织好地震预演练,让所有人员熟悉掌握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和疏散逃生的方法、要领、技巧、路线、避险区域。

  4、领导组在演练开始前要认真查看路线和现场,清除一切杂物,保证畅通与安全。

  5、疏散时要遵循靠右(楼梯间内要靠墙)、冷静、迅捷、秩序的原则;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行动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规定的路线疏散,不得串线;疏散时要注意不要靠近楼梯扶手。

  6、疏散结束后,领导组指挥已疏散到避险区域的小区人员迅速、有序地进入安全区域,防止二次灾害的危险,并做好人员登记、统计工作。

演练方案 篇5

  一、意义:

  教学楼是人员高密度场所,空间相对狭小;初中生大多缺乏应急意识,在危险来临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鉴于此,为使学生临危不乱,在突发事故(火灾、地震)面前迅速作出逃生自救并有效控制险情的正确反应,有效提高避害趋利的疏散自救能力,我们特举行本次演习。

  二、活动安排:

  1.时间:20xx年11月9日听警报响2.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3.活动地点:全校师生教室、办公室(疏散点)大操场、9号楼前、篮球场(集合点)

  4.活动内容:(1)报警,学生疏散;(2)在规定场所集合。

  三、组织机构:

  1.总指挥:z 协助指挥:z

  2.指挥小组组长:zz 组员:11月9日第二课任课老师、体育教师

  3.疏散指挥组:组长由第二课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撤离。

  九号楼

  第一组:初一1、2、3、4班学生从9号楼四楼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二组:初一5、6班学生从9号楼四楼楼梯口撤离操场。

  第三组:初一11、12、13、14、15班学生从9号楼三楼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四组:初一7、8、9、10班学生从9号楼三楼外楼梯口撤离操场。

  第五组:初一16、17初二21、初三22班学生从9号楼二楼外楼梯口撤离操场。

  第六组:初二22、23、24班学生从9号楼二楼楼梯口撤离到9号楼草坪西。

  第七组:初三23、24班学生从9号楼大厅撤离到操场中部。

  四号楼

  第一组:初二1、2班学生从4号楼四楼楼梯口撤离到9号楼前草坪东。

  第二组:初二3、4班学生从4号楼三楼楼梯口撤离到9号楼前草坪东。

  第三组:初二5、6班学生从4号楼二楼楼梯口撤离到9号楼前草坪东。

  第四组:初二7、8班学生从4号楼一楼楼梯口撤离到9号楼前草坪东。

  五号楼

  第一组9、10班从5号楼东侧楼梯口撤离到南侧篮球场。

  第二组11班从5号楼西侧楼梯口撤离到南侧篮球场。

  第三组12班从5号楼东侧楼梯口撤离到南侧篮球场。

  第四组13、14班从5号楼西侧楼梯口撤离到南侧篮球场。

  第五组15、16班从5号楼东侧楼梯口撤离到南侧篮球场。

  第六组17班从5号楼西侧楼梯口撤离到南侧篮球场。

  第七组18、19班从5号楼东侧楼梯口撤离到南侧篮球场。

  第八组20班从5号楼西侧楼梯口撤离到南侧篮球场。

  十一号楼

  第一组初三1、2班从11号楼四楼东侧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二组初三4、5班从11号楼三楼东侧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三组初三10、11班从11号楼二楼东侧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四组初三16、17班从11号楼教室撤离到操场。

  第五组初三3班从11号楼四楼中间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六组初三6、7班从11号楼三楼中间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七组初三12、13班从11号楼二楼中间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八组初三18、19班从11号楼教室撤离到操场。

  第九组初三8、9班从11号楼三楼西侧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十组初三14、15班从11号楼二楼西侧楼梯口撤离到操场。

  第十一组初三20、21班从11号楼教室撤离到操场。

  各教工组:各教工在听到警报后,从各自办公室迅速撤离到学校操场集中。集中队形为升旗仪式队形。注意:不要影响学生撤离。

  4.急救医护组:医务室z,负责遇险伤员的现场抢救工作。

  5.器材准备:z

  6.摄像:z

  四、活动步骤:

  1.指挥部发出警报,疏散演习开始。

  2.各教学楼撤离顺序:注意:各疏散小组按楼层次序由高到低依次撤离(在四楼小组撤离时,二楼可以同时撤离),任课教师一人在队伍前,一人在队伍后,其他老师负责维持队形;待上一小组成员完全撤离后,由下一组任课教师发出“可以撤退”的信号。其他办公室教师撤离原则是在不影响学生撤离的.前提下,可同时撤离。

  (1)、9号楼撤离顺序(见附图):初一学生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从9号楼二、三、四楼,按箭头指定路线迅速撤离。

  初二22班至初二24班按空箭头指示站到9号楼西侧草坪,面朝北,从东到西按班级顺序集合。

  初三22班至初三24班按箭头撤离到操场,排在初一年级后面。

  (2)、4号楼撤离顺序:各楼层每班按两路依次往楼道有序撤离到9号楼前的东侧草坪,面朝北,从东到西按班级顺序集合。

  (3)、5号楼撤离顺序(见附图):初二9、10、12、15、16、18班在东侧楼梯撤离,初二11、13、14、17、19、20班在西侧楼梯撤离到学校南侧篮球场。面朝北,从东到西按班级顺序集合

  (4)、11号楼撤离顺序(见附图):初三1班至21班在任课老师带领下从11号楼二、三、四楼按箭头指定顺序迅速撤离。

  3.所有学生紧急疏散到指定地点集合,所有学生按每班1路纵队早操队形集中(见附图),各班清点人数并向指挥小组组长报告。

  4.指挥小组组长宣布活动结束。

  五、学生注意事项:

  1.树立高度的维护自身安全和珍爱生命的意识,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此次演练,并掌握简单而又必要的自身救护方法。在疏散过程中禁止推搡、喧哗,不允许急奔和慢行。

  2.按号令统一行动,听从指挥,遵守秩序。按指定路线疏散,在规定地点集合列队。撤离途中听从现场指挥,不得抢道拥堵,不得插队串班,安全至上。

【演练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演练方案09-12

演练方案07-30

演练的方案12-08

【优】演练方案11-19

演练方案[必备]11-21

[荐]演练方案10-27

应急演练方案10-27

(精)演练方案11-02

【优秀】演练方案11-20

安全演练方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