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5-02-04 03:01:34 方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实施方案精华[3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施方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方案精华[3篇]

实施方案 篇1

  为加强领导,更好地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文明办关于“美丽家园·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工作部署,推进我局“美丽家园·清洁乡村”的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搞好机关庭院、办公楼的.绿化美化,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和杂物,搞好单位环境卫生,开展与职能和业务相关的机关文化、廉政文化建设,确保庭院内外与周边景致、环境协调一致。积极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风气健康向上、文化生活丰富的“美丽庭院·文明机关”,使广大干部职工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教育,养成文明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提升素质和文明程度,创建整洁舒适的生活和办公环境。

  二、创建标准与条件

  结合单位实际,执行市对“美丽庭院”十二字基本要素和条件:路(硬化庭院道路),树(办公楼廊前、庭院、房前屋后要绿化),房(建筑外墙要穿衣戴帽,整治乱搭乱建),水(水源要清洁),沟(有排污设施),箱(有垃圾箱桶),人(有保洁员),钱(有经费保障),办(成立“美丽庭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星(争创“星级美丽庭院”),规(制定美丽规定、文明公约),长(形成长效机制)

  结合我局实际,要达到下列要求:

  路平树绿房靓美,水清沟畅圾进箱;保洁有人事有钱,创办星级定规章;唤起大家同心干,机制长效道德良。

  结合单位实际,执行市对“美丽庭院”具体标准:

  1. 环境卫生美。每日清理房前屋后各办公楼层的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自觉将垃圾入桶(箱),使庭院内外、办公楼层保持整洁干净,无裸露垃圾、无杂物、无污水、无污渍等。完善股室卫生责任区制度,除专职保洁人员做好日常卫生打扫外,股室对责任区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集中卫生整治。

  2. 整齐有序美。整治办公楼廊前、庭院、房前屋后的杂物,使单位“三包四至”范围内物品堆放整齐,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挂之物。

  3. 风貌协调美。开展拆除有碍观瞻构筑物、墙体改造、洗涤设施与畜禽养殖整治等行动,修复或刷新损毁、涂料脱落褪色的建筑物,清除庭院周围乱晾乱挂、乱涂乱画现象,使庭院内外与周边景致、环境协调一致。

  4. 庭院绿化美。庭院精心设计,广栽花草树木(果树、观赏花草树木、盆栽盆景等),可进行垂直绿化,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绿化格局,创建“绿色庭院”。

  5. 节能环保美。积极推行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现代化办公手段,减少办公过程中纸张的使用量和丢弃,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办公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

  6. 文明礼貌美。制定文明公约或守则,倡导道德新风,教育干部职工从我做起,从不乱扔乱吐、不抽烟影响他人,不损坏公物、不践踏花草、不闯红灯、不说脏话做起,做文明美丽港城人。

实施方案 篇2

  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扶贫办〔20xx〕27号)和颍上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颍扶贫办〔20xx〕11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皖扶贫办〔20xx〕27号)和颍上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颍扶贫办〔20xx〕11号)精神,按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8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任务。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与范围。以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xx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

  2.建档立卡规模。按照上级要求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开展建档立卡。根据统计调查数据20xx年底全镇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5863人。

  3.识别方法。采取规模控制,逐级分解。由镇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分解到村居。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4.逐户调查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由镇政府按照上级扶贫部门的`统一安排,负责组织各村有关人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入户调查填写。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

  镇政府分解建档贫困人口的规模。按照镇分解到的建档规模,在20xx年贫困检测的基础上,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建档立卡规模分解到村居。此项工作在20xx年5月15日前完成。

  第二步:初选对象。各行政村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建档规模,在20xx年贫困人口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依据农户申请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政府审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镇扶贫户名单,在各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xx年5月30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镇政府将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统一识别、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的发展需求与实际,制定对贫困户的帮扶计划。此项工作在20xx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手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此项工作在20xx年7月底前完成。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扶贫手册》。此项工作在20xx年8月20日前完成。

  第八步:联网运行。省扶贫办将录入数据在全省试运行,并在20xx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苦户动态调整。此工作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三、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贫困发生率,行政村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固定性集体经济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

  2.规模。按照省市县要求,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镇贫困村识别规模确定在3个村以内。

  3.做法。按照镇分解的规模进行控制,将贫困村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村居。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人口、行政村数量等因素,在4月底前将贫困村规模分解到村。

  第二步:初选对象。镇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xx年6月20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贫困村由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和市、县、镇的单位及企业结对帮扶;非重点县(包括继续享受扶持政策的县)的贫困村由市、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帮扶单位,落实结对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xx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xx年8月20日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全省网络运行在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全国网络运行在20xx年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四、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资金绩效管理考核、片区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并为扶贫开发决策提供依据。《贫困县监测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帮扶情况和扶贫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监测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五、工作要求

  坚持扶贫开发到村到户与镇区发展相结合,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建档立卡领导小组,各村也要设立相应机构,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抽调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此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强化宣传培训。各村要统一部署,召开会议,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结对帮扶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行政村,做到家喻户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数据真实。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落实工作经费。镇政府将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必需的宣传培训、材料印制、数据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支出。(五)严格督查考核。镇政府适时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工作专项督查。以抽数据质量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手段,以适当方式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程序公开透明、信息真实可靠、群众认可满意。要及时解决因宣传不到位、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等印发的矛盾纠纷;对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实施方案 篇3

  一、服务信息

  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合同签订已经结束,近期将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我方的主要服务内容是负责对工程实施过程及竣工后结算进行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为建设单位合理使用资金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二、主要工作

  1、对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各项内控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完善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制度,如工程签证管理,材料设备采购,价格控制、验收、领用、清点,设计变更管理制度等。

  2、检查该项目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合同履行情况,检查有无违法转包、分包现象。重点检查:①工程进度。②合同实质多款内容发生变更时有无及时签订补充合同。③有无违法转包、分包现象,检查施工单位是否与合同单位一致。

  3、检查项目概算执行情况。

  4、积极配合业主,控制、优化工程变更,根据工程用途及市场行情,提出建设性的优化方案。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展及变更的落实情况,为准确计量掌握真实资料。检查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及时、完整、真实。参与工程造价控制的有关会议,参加工地监理例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收集整理相关会议记录。适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查勘,核实有关设计变更及签证,及时了解工程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拍照、摄像,留取证据,确保计量准确和审核完整真实。

  5、做好隐蔽工程的查看和验收,涉及造价增减的,要做到图纸、文字资料齐全,及时办理确认手续并存档。

  6、参与特殊材料、设备的定价工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7、负责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已完成工作量月报进行审核,并提供当月付款建议书;严格控制管理工程量进度款支付审核,坚决杜绝工程款超付现象。

  8、按照合同约定,对索赔项目进行审核,合理合格的确认工程投资。各种确认资料及时办理,防止索赔事件的发生。现场资料月清月结,为工程月报的编制及工程现场动态成本控制分析提供准确数据。

  9、负责向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传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要求,最大限度地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10、及时核定分阶段完工的分部工程结算,提供完整结算报告。

  三、主要措施

  工程实验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时间跨度最长,变化最多的阶段。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计与控制。

  (一)参与施工图纸会审

  了解施工图纸变更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图纸会单内容进行造价评估,对于不合格的内容提出参考意见。

  (二)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估

  对其中的主要施工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查看有无因施工组织问题而增加工程造价的内容,并对一些施工进度、工艺、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三)工程进度款支付控制

  根据工程进度进行工程计量,参与工程进度款支付控制,协助业主审核工程进度款并进行签证,及时向业主报告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四)工程设计变更的审计与控制

  1、对拟进行的工程设计变更进行计量与评估,分析拟进行的设计变更对造价的影响,从多方案变更中优选出实际可行,最经济合理的变更方案,并测算出设计变更可能造成的费用上的增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对于工面层原设计不能保证质量,设计遗漏和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的,应按设计变更程序进行。

  B、对于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进行全面评估,将变更以后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价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提出合理化建议。

  C、分析工程变更引起的`造价增减幅度是否在控制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而有可能超出控制范围时,提醒业主注意。确需在施工中发生变更的,也要在施工之前变更,以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2、和业主以及监理单位密切合作,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

  3、对设计变更进行现场监督和重大事项记录,并简要载明变更产生的原因、背景,变更产生的时间、参与人、工程部位、技术单位等。为竣工结算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

  4、对设计变更实施过程进行跟踪,主要跟踪以下三点:

  ①设计变更是否已全部实施。若在设计图已实施后,才发生变更,则计算因牵扯到按原图施工的人工费,材料费及拆除费等。若原设计图没有实施,则要扣除变更前部分内容的费用。

  ②若发生拆除,已拆除的材料、设备或已加工好但未安装的成品、半成品则要提请业主注意回收。

  ③特别要提请业主注意,对于调减或取消项目也要签署设计变更,以便在结算时扣除。

  5、对设计变更进行分析,以便追究责任方的责任。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若由于设计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设计变更费用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如返修、加固、拆除等费用,由造价工程师协同业主与设计单位协商是否索赔。

  ②若由于监理单位的失职或错误指挥造成的设计变更应有监理单位承担一定费用。

  ③由于设备、材料供应单位供应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费用应由设备供应单位负责。

  ④由于施工单位的原因,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对工期、质量、造价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反索赔。

  (五)对工程签证单进行计量与评估

  为保证隐蔽工程的及时签证、及时计量、及时评估、及时提请业主注意,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派出专门人员深入工地,全面掌握工程实况,检查隐蔽图,隐蔽验收记录。检查隐蔽工程签证是否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有关人员到现场验收签字,直到手续完整,工程量与竣工图一致方可列入结算。做到签证在施工的同时就计算相应工作量,以有效避免事后纠纷。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我们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

  1、应在合同中约定的,不能以签证形式出现。例如:人工浮动工资、议价项目、材料价指导,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我们将提请业主注意以补充协议的形式约定。

  2、对工程签证单进行备份,以避免添加涂改现象。并且要求施工单位编号报审,避免重复签证。

  3、评估签证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签证有无涉及工程整体造价的上升,并及时提请业主注意。

  4、审查签证的内容有无重复计列在投标报价时已含的内容中。

  5、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为做好补充定额及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索赔提供原始数据。

  真实合理地编制可能发生的补充定额,维护各方应得利益。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12-19

【精选】实施方案12-21

[精选]实施方案10-22

实施方案(精选)10-23

【经典】实施方案02-17

(经典)实施方案04-04

实施方案[精选]02-12

(精选)实施方案11-29

实施方案【精选】10-30

实施方案(经典)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