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3-10-15 14:40:37 方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荐)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荐)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篇1

  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速实现全市基础教育现代化,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和《z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0年)》。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坚持以“班班通”建设为抓手,以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应用模式为突破口,以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二、目标任务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和《z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0年)》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统一规划、协调安排、逐步实施。通过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逐步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体创建目标,20xx—20xx年5年内建设至少500所标准数字化校园。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点,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以县区为节点,建设以县区为主的教育城域网,主干网络千兆。学校建设百兆以上校园网络,实现信息点全覆盖,信息中心配备三层核心交换机、一定数量的服务器,各级网络必须具备网络安全措施。农村较偏远学校可实现不同形式的专线连接。学生用计算机教室、教师用计算机、“班班通”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至少配备一口满足最大班额人手一机的学生用计算机教室,努力推进网络教学班建设。

  (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县区资源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县区为主的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体系,实现学科资源全覆盖。学校要建设体现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等服务平台,并逐年更新增加,建设至少一口电子阅览室,努力建设校园电视台,提高资源使用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加强教师电子备课平台、网络教学教研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考试与评价平台、虚拟实验室等多元化应用平台建设,重视信息技术专业队伍建设和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加强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推进学校电子政务建设,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着力点,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全市教育数字化、现代化水平。

  三、创建原则

  (一)超前规划。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超前规划,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终端设施普及步伐,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从传统的行为方式向数字化行为方式转变,综合提高学校的数字化水平。

  (二)统一标准。按照《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要求,对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教学应用、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规划实施,严格标准,明确数字化校园创建的任务。

  (三)整合平台。全面应用学校网站,整合链接教学、资源、管理等各类校园信息平台,鼓励学校之间在教学应用上的“百花齐放”和“争奇斗艳”,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

  (四)共享资源。要以学科、备课组、农远资源为中心,围绕电子备课平台、学校网站等,积极整合优质资源,逐步实现县区、学校、学科三级资源共享体系。

  (五)整体推进。要统一创建步伐,按照规划时间,逐步实施。召开创建动员会、研讨会和成果展示会,积极培养在资源建设与应用、学科教学与应用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校园宣传简报、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形成整体推动效应。

  五、创建方法

  (一)宣传发动,细化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理念,要把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通过对全体师生的宣传发动,根据《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方案,确定步骤,适用策略,形成特色。在创建过程中,要形成创建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明确创建时间表,确定创建步骤,选择适当的创建策略,排解创建难点,扎实有效、有序推进,并力争形成特色。

  (三)建立机制,加强培训,全员参与,示范引领。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与学校考核机制相结合。加强培训,全员参与,分层分级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应用、开发、管理、学科教学五支队伍建设,培养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五)突出实效、坚持不懈、常态应用、创新发展。创建学校要突出实效,让应用保持持续的稳定的状态,各项工作始终处于紧紧依靠信息技术作支撑的高效运行的状态。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实践,不断为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形成新成果、新特色,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常创常新。

  六、创建程序

  (一)学校自评。创建学校成立自评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召开动员大会,部署自查自评工作,填写《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申请表》(一式三份)和《z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自评得分表》(一式三份)。

  (二)县区初验。各县区成立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根据学校自评情况,通过看材料,实地查看,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现场检查验收,针对问题,及时整改,汇总后以县区为单位上报z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三)市级验收。z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依据《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组织验收,达到标准要求的,授予"z市数字化校园"称号,并进行奖励、颁发奖牌。

  经验收通过的学校,自授予称号之日起,每隔两年复查一次。主要指标下滑的,给予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取消已授予的称号。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机构,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为数字化校园创建提供组织保障。

  (二)保障经费,加大投入。统筹管理“两费”资金,协调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配备和维护资金列入学校预算。严格落实临教财字﹝20xx﹞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两费”的管理使用,并在每年的教育费附加及学校教育公用经费中也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以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数字化校园的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三)强化机制,科学评估。切实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工作的检查考核,形成强而有效的高效管理机制。各县区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市教育局也将根据创建情况,对创建成功的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各县区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对在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积极推广。把《z市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和评估细则》确定的各项指标纳入各县区和相关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检查评估工作,科学分析创建效果,通过数字化校园创建简报、专题网站、研讨会等形式,定期公布创建情况。

实施方案 篇2

  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改善落后的交通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经召开群众会议讨论通过,决定维修我村一组公路。为确保项目如期完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XX村XX组距村所在地东北面6公里,20xx年修通村5.2公里组公路。是一个贫困人口聚居的自然组,全组XX户,450人,耕地面积180亩,人均1.3亩。农民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和养殖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少,20xx年,

  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XX元,是我村的贫困组之一。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

  该组地处深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农作物难以稳产高产。交通状况较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不灵,农产品流通不畅,资源优势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民经济收入除粮食生产和零星养殖外,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产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全组经济发展的活力。

  三、项目建设目的

  实施维修通组公路建设,为推进该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的交通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和提高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项目建设内容

  维修XXXX村XX组公路,全长XXXX公里,路基宽度4.5米,路面铺粗、细砂,开挖边沟0.5米,坡度控制在10%以内,按通村公路标准进行维修。

  五、投资概算:(见附表1)

  六、资金来源:

  村民以资代劳自筹资金合计7.8万元,争取项目配套资金8万元。

  七、项目进度安排

  八、项目实施管理

  (一)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二)加强项目及其材料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挪用项目资金或更改投资方向。

  (三)项目建成后,逐项验收,并进行立碑公示,完善档案资料归档。

  (四)该财产属村集体所有,纳入村规民约管理。

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服务大企业工作部署和全市工业大企业(集团)培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投入全市“软环境建设提升年”活动,紧紧围绕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在整体数量、单体规模、发展质量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军和示范者的中心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氛围,增强合力,立足当前,着力破解全市工业大企业(集团)发展难题,切实提高服务企业能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培育措施

  (一)在用地报批、预审方面。对符合培育对象的工业大企业,项目投资总规模在8亿元人民币(1.2亿美元)以上、投资强度在230万元以上,优先报省申请重大工业项目点供指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对落户市区各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工业大企业,按照《市新兴产业集聚区地票交易资金补贴实施方案》规定,给予相应的地票交易资金补贴;对急需落地的.工业大企业,根据市区现行的地票制度规定,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开展针对工业大企业用地需求的专场地票交易,由企业所在地的区政府(管委会)进行竞买,所竞得的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该企业的用地需求;对符合培育对象的工业大企业,设立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绿色通道,及时提供用地服务保障。

  (二)在土地供应方面。实施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厉行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对建设用地供应、项目质量、开发利用等实施动态监测监管,对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和投资额度高的项目,优先考虑供地;加强项目用地和节约集约指标控制,严把用地预审、审批、供地关,进一步提高园区落地重大项目的质量、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持续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空闲低效用地。继续加大闲置空闲低效用地清理盘活力度,并区分不同类别,制订处置方案,科学高效利用,坚决制止各类圈地、囤地行为,对供而未用、浪费闲置的依法强制收回改供他用;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整合,集中用于支持大项目落地建设。

  (三)在登记发证方面。主动摸清拟登记的宗地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状况,指导企业提供办理土地证所需材料。实行并联审批,土地登记窗口将主动与供地窗口对接,在其办理供地报批的同时,即进行必要的地籍调查工作,同时启动土地登记审批流程。对列入市政府工业大企业的项目,优化登记流程,登记环节由原来的9个减少到3个,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解决企业在办理土地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工作人员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将定期提交窗口进行研究会办,提出解决方案,确保企业在办理土地证过程中无障碍。

  三、总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局全体干部职工要把为工业大企业(集团)服务的思想意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技能,创新服务举措,树立起发展工业人人有责的思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起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人员具体办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本部门服务大企业(集团)的各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重大问题,确保服务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