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03-31 18:39:32 方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优选]设计方案6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选]设计方案6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粽叶飘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全体员工能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全体员工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全体员工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时间年6月23日星期六下午

  四、活动地点公司食堂

  五、活动流程、购买材料花生米、葡萄干、红豆、红枣、蜜枣、咸菜、白糖、酱油、糯米;肉;(具体购买内容由陶总负责);粽叶(由食堂购买)、器具准备:

  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成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剪刀等(由食堂购买)。

  1、处理材料:

  糯米:温水浸泡一定时间,滤干水分。

  粽叶: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粽馅:由各种已购材料搭配,其中半肥瘦肉用配料先腌制待用。

  2、包粽子:

  (1)集合:全体员工集合到食堂(6月23日14:00)。

  (2)开始制作:鉴于员工对包粽子或知道或不熟练,请教了相关的人员,总结包粽子方法如下:

  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自己喜欢的粽馅材料,再填一些米盖住。

  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在了解有关粽子的包法后,大家便可自己动手包粽子,期间可以相互学习相关细节,以便大家都能更好地完成。

  (3)制作结束:

  由负责人员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将剩余材料整理,对于盛装不用的盛装容器洗净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

  1、煮粽子分发在食堂烹煮粽子完就分发给各位同事,并送去节日问候。

  2、注意事项全体员工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3、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4、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福利委员会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这个节日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中华三大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他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最后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政治主张却遭到楚国一班奸臣的反对,受到排挤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带,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听到楚国都城被秦国军队攻破的消息,他难忍亡国之痛,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救他,竞相划船寻觅并向水中抛粽子。现一说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还有的认为过端午是为了驱邪避毒。《楚荆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东北农村还保留着端午节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挂在门旁和在儿童的臂上系五彩线的习俗。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还有的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

设计方案 篇2

  1、工程概况

  温州港作为我国沿海的主枢纽港,是浙江省重大工程,因此对港区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77省道主要服务于温州港区、温州半岛及洞头县。77 省道连接温州陆域、灵昆岛、灵霓海堤、与洞头县状元岙港区,路线长度 36.753km。推荐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80km/h。

  2、建设条件

  2.1、沿线规划

  该项目全线在温州市域,经过的乡镇主要为龙湾区灵昆镇,洞头县霓屿乡。根据瓯江口地区空间发展远景构想,对半岛工程的城市用地进行系统性战略研究,灵昆岛与霓屿岛之间需进行围涂开发。

  2.2、现状道路

  该项目沿线现状道路分别为灵昆线、灵霓海堤、五岛相连公路。灵昆线:全长7.722km,现状老路为“一级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00km/h”。全线共设平曲线5处,最小平曲线半径910m,最短坡长200m。

  灵霓海堤:现状海堤长度为14.5km,堤顶路面高程5.13m,堤顶路面宽9.6m,两侧防浪墙宽各0.75m,海堤堤顶道路平面共设置三处转角,平曲线半径分别为640m、640m、1500m,全路段纵面为平坡。五岛相连公路:设计速度40(或60)km/h,路基宽8.5m,沿线连接洞头本岛、三盘岛、花岗岛、状元岛、霓屿岛等五个岛屿,五岛相连公路平曲线半径多处在250m以下,路线纵坡最大为2.33%。

  3、总体方案

  根据该项目沿线的地形条件及控制因素,该项目划分为灵昆岛、灵霓海堤、霓屿岛等三个路段进行比选。

  3.1、第一段:灵昆岛段

  该项目利用现状灵昆线,原设计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12m,平纵指标均满足该项目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标准要求,平面设计具备直接利用为半幅的条件,但存在两个问题:

  (1)现状路面高程为3.2~4.7m,既有道路路基边缘高度满足内涝100年一遇防洪高程为4.6m,现状公路大多数段落不满足内涝洪水位要求。

  (2)现状共设置7座小桥,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上部结构按照公路-Ⅰ级标准计算显示无法满足现行荷载标准,同时现状桥梁均不满足规划河道宽度和梁底高程的要求。

  本着减小社会影响,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该路段路线纵断面考虑两个方案进行比选论证:

  方案一:近期左幅维持现状,远期道路改造时对左幅路面高程进行调整,达到一级公路的设计标准,新建的右幅完全按照标准设计和实施,两幅路之间的高差在中分带过渡。

  方案二:仅利用老路路基作为该项目半幅路基,全部新建达到一级公路标准。

  经比较方案二满足一级公路标准,但对老路部分路段抬高会对沿线出行造成较大影响,最终本路段推荐规模较小,交通组织便利的方案一。

  3.2、第二段:灵霓海堤段

  3.2.1、总体横断面比较

  本段路线长14.5km,堤顶宽9.5m,双向单车道通行,无硬路肩。本路段现状正在进行围区吹填,在现有滩涂高程基础上需填高1~4.0m,因此提出以下二个方案进行比较:

  (1)整体拼宽方案在现有灵霓海堤向南拓宽24.5m作为新建公路整幅路基。在灵霓海堤堤顶同路基之间预留一定宽度的过渡区,路堤南侧根据防潮结构安全标准需新建护面设施,考虑温州浅滩工程南围堤的实施,在灵霓海堤南侧坡面进行拼宽,海堤南北两侧均设置镇压平台。

  (2)路堤分离方案:在现有大堤南侧镇压平台坡脚线外设置整幅路基及其镇压平台,道路横断面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布置,路基设置与大堤完全不联系。该方案未利用海堤经多年沉降积累对地基土产生的固结效果,计算沉降量及工程规模大大增加,同时路基的设置大量占用了围区内宝贵的土地资源,综合效益差。根据方案对比,为保证现状洞头岛的'外出通道的畅通,围垦开发的便道支持,该项目推荐采用工程规模较小,占地较小的方案一。

  3.2.2、路线平、纵、横同海堤的结合

  灵霓海堤堤顶道路平面共设置三处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分别为640m、640m、1500m,指标均满足一级公路平曲线设置要求,堤顶道路其余路段均采用直线,直线长度最长为6400m,直线长度超过了通常公路控制的20倍设计车速,即20xxm。

  堤顶道路在实施过程中偏移了原道路设计线5.6m,本路段平面线位如强行同海堤现状轴线拟合,会导致需设置平曲线半径约120000m,产生小于0.1°的小偏角,远小于规范要求的7°限制,因此灵霓海堤段路线平面本次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增设缓和曲线。

  灵霓海堤堤顶道路14.5km,除灵霓水闸处设置一处凸曲线,其余段落均采用平坡设计,方案提出设置两处凸曲线,除灵霓水闸处以外,在灵霓海堤同正在施工的东围堤交叉处,由于东围堤实施高程为7.33m,设置一处凸曲线,确保灵霓海堤的高程同东围堤相衔接,其余路段考虑设置为平坡。

  3.3、第三段:霓屿至终点段

  本路段在霓屿岛上北侧紧贴山脚,经下社、桐岙,往东沿山体北侧过浅门,过深门水道至状元岙岛,至终点通港公路。五岛相连公路在灵霓海堤至天窗岙段进行方案比选。

  五岛相连公路海堤至天窗岙段长度为3.72km,老路共8处平曲线,其中有6处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路线纵坡最大为2.33%,最小坡长300m。平、纵面指标满足 60km/h 设计速度,平面不满足80km/h设计速度。因此提出利用老路和新建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采用统一标准,部分利用老路方案,平、纵指标满足80km/h标准,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对老路进行截弯取直,现状引水管沿老路纵向布设,管线需整体搬迁,影响洞头引用水供应,本方案规模较小、占地较小、造价较低。

  方案二:采用新建路线方案,在老路外侧滩涂范围布设,平面线形满足80km/h标准,同洞头引水管交叉干扰少,但本方案规模大、占地大、造价高。

  根据二个方案比选,方案二虽然造价较高,但对现有洞头岛的交通通行及洞头引水管影响最小,社会影响小,与该项目功能定位相符,因此推荐方案二。

  4、结束语

  结合77省道沿线不同的建设条件,该项目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对沿线不同建设条件下的总体方案进行适用性分析,最终考虑沿线内陆、海堤、岛屿等不同工况选用不同平、纵、横方案,针对项目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多方面比选,满足道路等级提升后平、纵、横技术要求。

设计方案 篇3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如太阳、圆月、汽车的车轮、呼拉圈、光盘、钟面等)

  1、刚才欣赏到的那些漂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地方能看到圆?

  (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身上的硬币、桌子里的杯子等等)

  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看来,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中圆是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虽然不熟悉但和我们处处在一起的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新知,初步画圆

  1、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圆,说了那么多的圆。接下来请大家用你能想到的办法自己动手画一个圆。

  2、请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如借助圆形的物体画,还有书上讲到的方法或是用圆规画)

  3、通过刚才的看圆、说圆与画圆,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以前学过的平面徒刑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圆比较光滑,没有角。

  4、大家介绍了很多画圆的方法。为了使我们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来,勤劳、智慧的人们制成了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圆规。

  三、认识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认识圆规。

  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好的圆规,一起认识圆规的的构成并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尝试画圆。

  1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学生独立画圆。

  2 )刚才老师转了转,发现有些同学要么没画好,要么画出来的不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观察如何使用圆规画圆。(使用实物投影仪,教师示范使用圆规画圆)

  3 )说说,老师刚才是如何使用圆规画圆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4 )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再练习画一个圆,同时思考:通过两次画圆,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针尖要固定,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5 )练习画一个两脚之间距离是2 厘米的圆。

  四、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 )教学圆心:刚才我们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 来表示。找出你刚才所画的圆的圆心,并标上字母O 。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标对。

  2 )教学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 表示。指导学生画一条圆的半径,并标上字母。在我们用圆规画圆时,这个半径就是指什么?(两脚之间的距离)因此圆的大小就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让学生联系画一个半径是4 厘米的圆,画出一条半径,标上圆心和半径的字母。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圆,看一看,自己画的、标的还有什么地方部不对。

  3 )教学直径。

  出示一个画有一条直径的圆,让学生观察这条线段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总结: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 表示。

  同学们你们画的圆也有直径,请你画一条圆。

  4 )闭好眼睛,回想标圆心、画半径与直径的方法。

  2、练习,完成练一练的第1 题。

  说说哪些不是半径或直径,为什么?

  3、研究圆的特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现在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圆的特点。

  1 )出示一张圆形的纸,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吗?(把圆对折两次)

  通过对折,你还发现圆有什么地方比较特别吗?(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2 )把你手中的圆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下面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 )学生汇报回答上述四个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前面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和直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 )

  4 )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掌握了圆的特征,谁来总结一下圆的特征。

  五、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的第1 题。

  填写表格,并说一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的第2 题。

  画一个直径是5 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师提问:使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5 厘米的圆,先要确定什么?(求出半径,也就是两脚之间的距离)

  3、判断题。

  1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 )直径是半径的2 倍。

  3 )画一个直径为4 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 厘米。

  4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5 )两脚间的距离越大,画出的圆就越大。

  六、欣赏生活中的圆

  谈话:瞧,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感觉怎么样?

  师小结: 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七、全课总结

  谈话:其实短短的一节课,要想真正了解圆还不太容易。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起,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圆的世界吧!

设计方案 篇4

  设计意图:

  家庭成员是幼儿最亲近的人,本活动设计意在从幼儿熟悉且关心的家庭成员入手,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关爱父母,关心家人,萌发幼儿对家人的热爱之情。

  一、活动内容:《我爱我家》

  二、活动目标

  1.能说出家中的主要成员,初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感受家庭的温暖,懂得要相互关心,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材料准备:1.收集幼儿的全家福照片

  2.洋娃娃若干

  3.宝宝成长记录vcd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1)请幼儿观看“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2)教师小结。

  2、初步引导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

  (1)教师:除了爸爸妈妈,你能讲讲你自己家里还有那些人吗?

  (2)幼儿和同伴交流,介绍自己的家人

  (3)念儿歌《家族歌》,帮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4)演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3、帮助幼儿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1)请幼儿观看一段宝宝成长记录片

  (3)与幼儿讨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家人付出了许多,那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要帮助家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4)教师小结:今天的活动使我们看到了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也了解了家人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苦,希望小朋友今后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

  (三)结束部分

  幼儿分角色,体验扮演当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到户外散步。

设计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利用图形添加的方法设计出于众不同的脸谱。

  2、练习用丰富的.线条细密地分割背景。

  3、能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京剧脸谱、非洲部落的面具等图片。

  2、脸谱作品数幅。

  3、勾线笔、油画棒、8K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师:你们看过京剧吗?唱京剧时他们脸上要戴什么?

  在非洲部落里,当他们庆祝节日时,也会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跳舞,唱歌。

  二、图形刺激:

  1、欣赏脸谱及面具的图片、照片,感受造型的夸张、变形及色彩的丰富。

  2、教师示范用图形添加的方法画各种有趣、奇特的脸谱。

  3、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作品。

  三、创造表现:

  1、提出作画要求:

  (1)、脸谱轮廓要画大,可以画长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的脸谱。

  (2)、造型要夸张,奇特,可以在大脸谱中套小脸谱。

  (3)、背景分割稍细密些。

  (4)、涂色: 脸谱 (一个系列的颜色或五颜六色)

  背景 (一个系列的颜色)

  四、作品赏评:

  1、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脸谱展,引导幼儿欣赏。

  2、讨论:哪个脸谱最特别,你喜欢哪个脸谱,为什么?

设计方案 篇6

  活动目的:利用小品、游戏、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感悟成长:悦纳自己,尊重他人,相互帮助、相互关怀,遇到矛盾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冷静、理性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独立精神,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努力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尊自强、彬彬有礼、沉着冷静的人。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指导教师:班主任张霄

  活动主持人:班长江卉靖

  各环节负责人(负责环节的过渡及环节小结):“悦纳自己”————徐兰

  “气球天上飘”——马思嘉

  “解手链”————华景玮

  “买宠物”————江卉靖

  “包馄饨”————蒋明臻

  地点:本班教室

  准备工作:1召开相关晨会及班干部会议,讨论确定本次班会主题,动员全班围绕主题献计献策;

  2在班委会上经过讨论筛选出可行性较强的各个环节,指导各方案负责人分头准备;

  3分别指导各环节,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班会所需气球、馄饨馅、馄饨皮、电磁炉及锅勺等由负责人准备到位;

  4准备主题班会请柬,邀请兄弟班级派出代表观摩;

  5场地安排:黑板上书写班会主题;桌椅顺着墙壁排成大圆形,空出中间场地;

  过程:

  珍爱生命,体味成长

  开场语(江卉靖):光阴的流逝,让我们走过了许许多多如歌的岁月,在这中间总免不了一些起起伏伏、断断续续,然而我们是否真正成长了呢?无论我们是否想要长大或是已经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温暖的班集体中,共同体味一番成长的感受,共同感悟成长所带给我们的收获。下面我宣布,本次八(1)班“生命教育之珍爱生命,体味成长”主题活动现在开始。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到场的各位班级代表们,感谢你们能够准时来到我们的活动现场,参加本次的活动。

  “悦纳自己”

  主持人(徐兰):下面请观看由高治文等人为我们带来的小品《魔镜》。

  (小品表演)

  小结(徐兰):感谢他们的精彩表演。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魔镜。我们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既不能太高估自己,也不能太低估自己。面对成功与挫折,我们都要正确地对待,决不能陷入盲目的自大或自卑中。

  “气球天上飘”

  主持人(马思嘉):其实在悦纳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关注身边的人,给予他们关爱,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气球天上飘”

  (游戏)

  小结(马思嘉):相信大家在游戏的过程中既得到了快乐,又懂得了不少道理: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时我们需要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奋斗,这时的我们就要学会倾听,学会团结合作、分工明确。现在我们大家生活在班级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我们都不是孤立的,因为我们之间有爱联系着我们,关起门来,我们就是35个兄弟姐妹,就是一家子。因此在家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会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团结协作。

  希望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时刻有爱相伴,将来也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和谐的生活着。

  “解手链”

  主持人(华景玮):人生活在社会中,默契与团结自然是十分的重要,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会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一触即发,首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解手链”。

  (游戏)

  小结(华景玮):珍爱生命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每一个人拥有各自不同而又五彩缤纷的生活,当我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时,难免会有一些小的挫折和困难来捣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这样孕育而生了。通过解手链这个小游戏,我们也就知道了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当我们遇到矛盾时,要沉着冷静,客观的分析问题,并且主动迎接挑战,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低一低头,“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我们相信“我能行”,矛盾还会来访碍我们的成长吗?

  “买宠物”

  主持人(江卉靖):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待的时间最长的两个地方就是家庭和学校。可能有的同学现在会产生这样一种心理:我在学校里有朋友、有知己,是如此的快乐、自由;而当我回到了家,面对的是爸爸和妈妈,面对的是他们的唠叨与啰嗦,这又是如此的痛苦与悲哀啊!于是便造成了现在家庭矛盾的日益增加,发生率甚至比学校矛盾、社会矛盾还要更胜一筹的情况。的确,生活在如今这样一个环境中,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地方,总会与人发生矛盾、争执,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去解决矛盾,如何去化解争执,而在人的'一生中,对我们来说最珍贵的人莫过于我们的至情——父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一对母女为一件事发生争执时的情景。

  (情景模拟)

  小结(江卉靖):看了刚才两位同学所模拟的情景,在场的同学们是否感觉到这样的场面既有些陌生又如此的熟悉呢?面对矛盾与争执,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鼓足了劲与别人在发音分贝上一较高下,或是来一场重量级的拳王争霸赛,我们更不应该选择逃避,永远将问题留给明天,却不懂得把握今天,主动与对手握手言和。随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许多幼稚的想法已经不再充实我们的大脑,对于我们的长辈,也已经从原来的百依百顺渐渐成为了类似“我的地盘,听我的”这样的状况,然而当这样的问题真正发生时,我们更应该懂得换位思考、从多面来考虑问题,或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同样的问题,也许我们会得到与原来不同的结果。同样的,对于家长我们应该这样做,而对于我们的师友,自然更加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出现在学校生活中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矛盾与争执了。

  “包馄饨”

  主持人(蒋明臻):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换位思考,还要学会自强自立。这样才能让父母对我们放心。大家要知道,从我们刚出生起。父母就开始养育我们,就开始帮助我们。不过,现在我们渐渐长大了。我们的身体在成长,我们的思想在成长。那么我们的自理能力也应该成长起来。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吧!下面进入下一个环节--包馄饨比赛。

  比赛规则: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参加比赛,哪组包的馄饨又多又美观大方即为获胜小组。到底哪个队会获得胜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比赛开始!

  (包馄饨比赛)

  小结(蒋明臻):我宣布本次包馄饨比赛的结果:“速度最快奖”某某小组;“外观最美奖”某某小组;“最有创意奖”某某小组;“最佳组合奖”某某小组;“进步最快奖”某某小组……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多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班会总结

  结束语(江卉靖):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慢慢积累经验,最终达到我们理想的彼岸,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有的人懂得在艰苦的途中慢慢领悟出人生的真谛,而有的人荒废了一生却仍然不明白成长所给予我们的丰富阅历,正如前苏联作家奥斯特罗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的生命的意义,“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或许我们现在对于生命还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但我们不妨来真正感悟一下成长,在一个人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悦纳自己,还要做到尊重他人、相互帮助、相互关怀,而在遇到矛盾的时候,我们更要学会运用理性的头脑,做到从各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独立,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最终成为一个自立自强、彬彬有礼、沉着冷静的人。本次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班级代表以及各位老师,希望大家经过这一次的活动,能够有所收获,谢谢!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经典)02-13

设计方案(经典)10-07

(经典)设计方案10-22

设计方案08-11

设计方案(精选)01-02

设计方案模板09-07

音乐设计方案08-02

网络设计方案09-01

教学设计方案11-16

精设计方案02-21